第163章 一曲贺新婚(第2页)

 凝儿轻移莲步,走到古筝前,先是清了一下嗓子,而后优雅地坐下。她微微低头,露出一段白皙的脖颈,双手轻轻搭在琴弦上。 

 随着手指的拨动,动听的音符如潺潺流水般倾泻而出。 

 与上次不同,这次凝儿唱的是一首欢快的

《贺新婚》。 

 “”红烛摇,喜帐飘, 

 鸾凤和鸣彩云烧。 

 花绽娇,香漫霄, 

 新人并蒂情相邀。 

 锦袍鲜,凤冠俏, 

 盈盈笑意眉梢绕。” 

 颜末听得入了迷,身体不自觉地跟着节奏轻轻晃动,嘴里也忍不住跟着小声吟唱。一旁的柳青芝自然听到了他的哼唱,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担忧。 

 她还是头一次见到颜末如此投入地跟着唱,可仔细一想,颜末马上就要新婚,听到这《贺新婚》,跟着哼唱倒也说得过去。 

 “笙歌嘹,宾客闹, 

 良缘天定情难消。 

 看今朝,佳偶成, 

 岁月悠悠共此生。 

 心相倾,梦同耕, 

 百年好合乐升平。 

 金樽举,玉液浇, 

 同饮合欢情更牢。” 

 柳青芝心中五味杂陈,忍不住自顾自地端起酒杯,喝了一大口酒。她本就是个藏不住心事的人,情绪的好坏,都明明白白地写在脸上。此时,她的脸上已有了几分红晕,眼神也变得有些迷离。 

 颜末察觉到了柳青芝的异样,看了她一眼,却并没有出言安慰,只是端起酒杯,微笑着说道:“柳姑娘,一个人喝酒多无聊,我来陪你喝一杯。”柳青芝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感激与迷离,拿起酒壶,为颜末倒了一杯酒,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颜公子,我敬你。”说完,一仰头,又是一杯酒下肚。 

 “看今朝,佳偶成, 

 岁月悠悠共此生。 

 心相倾,梦同耕, 

 百年好合乐升平。 

 愿此后,无忧扰, 

 岁月温柔情长照。 

 共欢潮,岁月老, 

 美满姻缘传佳话。” 

 凝儿一曲唱罢,颜末赶忙放下酒杯,用力鼓掌以示赞赏。 

 凝儿迈着轻盈步伐,走到三人面前,微微福身,轻声说道:“三位公子,凝儿初次唱这曲子,若有不好之处,还请公子们见谅。” 

 颜末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凝儿姑娘客气了,这曲子唱得十分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喜庆的新婚之境。” 

 薛万彻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是啊,凝儿姑娘的技艺越发精湛了。” 

 什钵苛更是举起酒杯,大声说道:“来,为凝儿姑娘这美妙的曲子,干一杯!” 

 众人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春华楼热闹非凡却又透着几分雅致的氛围中,雅间里的众人正沉浸在欢乐的听曲时光。 

 丝竹之声悠扬婉转,与众人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 

 突然,“吱呀”一声,门被用力推开。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门口,只见颜家家丁小何站在门口,身后还跟着一脸诧异的杜三娘。 

 起初,杜三娘瞧见小何在门口探头探脑、鬼鬼祟祟的模样,心中顿时警惕起来,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坏人。 

 直到小何走上前,恭敬地表明自己是颜家的家仆,杜三娘这才打消疑虑,领着他来到二楼雅间。 

 一见到来人,正与众人谈笑风生的颜末心里“咯噔”一下,仿佛预感到了什么。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连忙开口询问道:“小何,你怎么来了?” 

 此刻,颜末的心里七上八下的,像揣了只小兔子般忐忑不安。他暗自猜测,定是母亲王沁知道了自己来春华楼的事,所以派人来寻他。 

 但他又满心希望这只是自己无端的猜测。 

 小何一路跑来,累得气喘吁吁,胸脯剧烈起伏着。他好不容易缓过一口气,赶忙说道:“少爷,夫人让你现在回府。” 

 颜末听到这话,脸上挤出一丝尴尬的“嘿嘿”一笑,还没来得及说话,一旁的薛万彻便接过话茬:“子初,叔母让人叫你回去,肯定是有急事。” 

 颜末佯装镇定,嘟囔道:“急事,能有啥急事。我看,这话说来话长。本想着今日跟你和什钵兄一醉方休,事与愿违啊。” 

 薛万彻拍了拍颜末的肩膀,劝说道:“无妨,我和什钵兄随叫随到。你呢,还是赶紧回去看看,别让叔母等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