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五州都督府,辛大都督(第2页)

 “恭喜了,以后该叫辛大都督了。” 

 辛弃疾一副哭笑不得的表情。 

 “霍侍中,您就别折煞我的了。” 

 霍光笑着摆摆手,问道:“好了,不说这个了,这尚书台因何只有都督一人?” 

 辛弃疾苦笑道:“大乾疆域拓展得有些快了,暂时人手不足,只恨不能将我一人拆成八个使。” 

 霍光哑然失笑,他没想到疆域扩展太快竟然也是一种烦恼。 

 “莫慌,陛下此番还派了十三位刺史,三十位郡守,数十位知府。” 

 “更有县令、县丞、主簿县尉、数百人前来赴任,定能解燃眉之急。” 

 刺史、主要郡守都是由被英魂塔召唤入世的二流名士担任的,另外的则是从现有官员中择优提拔。 

 霍光笑道:“此外,我也是陛下派来暂时协助辛大都督的。” 

 听到此话,辛弃疾当即抚掌大笑: 

 “如此甚好!” 

 有了霍光,再加上这几百号人, 

 稳定天墉九州就方便多了。 

 “霍侍中,快请坐,你我共商良策!” 

 其实治理刚刚经历战乱的天墉九州, 

 没有什么良策。 

 辛弃疾已经定下了个基本框架。 

 最重要的是就是先赈灾, 

 以工代赈让那些青壮年劳力修缮城池、建房、建商铺、修建道路。 

 与此同时,是户籍的重新编纂, 

 清点人口,土地。 

 而后将所有收归国有的土地,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走起。 

 赶在春耕之前分田承包, 

 与民休息发展农业生产。 

 废除掉原九州的苛捐杂税, 

 甚至免掉明年九州的赋税。 

 辛弃疾是有这个权力的, 

 尤其是他已经是东十三州的大都督了。 

 经辛弃疾实地勘察,天墉九州确实到了已经到了需要直接免掉赋税的地步了。 

 第二,便是富民,需要赶紧发展商业。 

 霍光提议道: 

 “可减免一些商税,降低税负,吸引大州商户来燕、云、天九州做生意。” 

 “依辛都督看,这九州内渔、布、盐、铁、药、酒有哪一行业比较发达?” 

 辛弃疾指着堪舆图上的云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