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屯田?伤员的安置(第2页)
听着秦阳明的话,旅长也马上想到了地方同志那边送上来的一则消息。
说独立团和新一团这两个团一直以来都没请求过地方同志帮忙安排一下伤员的事儿。
旅长最开始以为独立团和新一团自行帮忙安排了,给地方同志减轻了一下负担。
现在看起来,完全是因为新一团和独立团这边考虑的更加全面。
毕竟地方同志帮忙安排伤员,也只能多给一些地,以及粮食补足。
但是需要安排回家的伤员,基本上都是没什么自主生活能力的。
后半辈子基本上都要靠着其他人扶持。
那些家里面还有其他人的还好,地方负担不会很重。
但是那些家里面没其他亲人的伤员,就全部都是地方的同志在养着的。
甚至各地方都汇报,很多没有自主生活能力的战士都出现了极端行为。
为了不给地方政府增加负担,选择了走极端。
甚至有不少伤员都出现认为是部队把他们抛弃了,心中有了怨言的情况。
或者是认为自己活着只会是给部队,给同志们增加负担,活着根本没意义……
为了保证这些战士不走极端,地方同志更是要求部队这边派出大量的政工人员帮忙做思想工作。
但是现在秦阳明等人搞的伤兵养殖方式就不一样了。
不愿意回家的伤员部队继续留着。
上不了前线,跟不了部队那就去养殖场,继续为部队出力。
眼睛瞎了的战士可以背着双腿断了的战士行走。
双腿断了的战士可以做一些切割草料之类的不需要移动的事情。
放羊,割草,养鸡,养猪,装鸡蛋什么的,总有一件事情是伤员能做的。有着事情做,那么伤员就不会去想其他的东西,伤员会认为自己依然有用,部队没有抛弃他,旁边也有着大量的战友陪伴,心里也不会孤单。
这样的话那些伤员就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心里开始走极端。
这样的话这些伤员就都不会认为自己被部队抛弃了,也不会认为自己是没用的人,更不会因为自己残废了被别人看不起。
把所有的伤员安排在一个地方,到时候只需要安排少量的正常的人员帮忙看着一点,那么就能够直接解决掉大部分的伤员安置问题。
尤其是开办养殖场,不仅仅可以解决伤员问题,还能为部队提供大量的肉食。除此之外,养殖场除了能够提供肉食之外,还能提供大量的其余物资。
比如说养羊,那么就能割羊毛。
养牛,牛角什么的还可以入药。
此刻旅长看着秦阳明,恨不得把秦阳明的脑袋打开看看,看看秦阳明的脑子是怎么想的,怎么能够想出这么一个办法。
同时,秦阳明的办法也给了旅长一个很大的启示。
既然可以用伤员来开办养殖场。
那么是不是能够安排部队进行开荒种地呢
部队不打仗的时候,也用不着天天训练。
而部队之中基本上都是青壮,有些时候完全可以让部队开荒进行种地。
尤其是地方部队,不需要承担防守或者是进攻的二线部队。
安排部队进行开荒种地的话,不仅仅可以用开荒种地来代替部队进行体能训练。
还能收获不少粮食。
况且大部分的战士原本就是农民,种地什么的,都不需要教。
因为战争的原因,不管是上党地区还是太行太岳这两个山区都有不少的地被抛荒了。
这些地放着也是放着,不如直接让部队接手,然后让部队开荒种地,若是效果不错的话。
说不定部队直接就能自己满足自己所需要的粮食。
这就可以为地方同志减轻不少的压力,而且百姓也能少交一部分军粮,吃的也能更好一点。
搞不好还能开始屯粮。
“旅长,说实在的,咱们现在好像真的可以开始屯田啊。”
旅长能够想到的事情,政委也能想到。
无非就是让部队进行屯田罢了。
在华夏,部队屯田并不是稀罕事,自古以来都有不少朝代会选择在边境屯田,减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