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辽东与辽州练兵(第2页)
从客观上来说,辽东地区不仅有海西女真的叶赫部、乌拉部、辉发部、哈达部,建州女真,还有西面的蒙古各部。
面对这种局面,李成梁根本不能四面树敌,只能主动出击不听话、屡次犯边的部落。采取扶持一方,打击另一方的策略,也实属无奈之举。
努尔哈赤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李成梁养起来的。
刚开始,李成梁对于努尔哈赤的崛起、发展,并未过多理会,因为努尔哈赤的这个干儿子巴结的太好了,也不足为患。
李成梁用兵哈达部期间,努尔哈赤趁势攻击海西女真,李成梁对此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哈达部被灭后,李成梁缺少了一个听话的打手,李成梁就想到了努尔哈赤。
不曾想,朝廷这个时期,有文官开始弹劾李成梁,李成梁被罢官回乡。
此后,辽东总兵在十年内连换八人,基本
上这些人到了辽东无一人可以指挥的动辽东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成梁被免职后,努尔哈赤从此就迎来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毕竟没有人约束他了。
李成梁被罢官后的第二年,丰臣秀吉进军朝鲜,辽东军被派往朝鲜,明廷在辽东的军力空虚。
接着,辽东军在朝鲜之役中损兵折将,明军在东北布置的军力处于被动局面。
这段时期,努尔哈赤彻底放飞自我,一举击败了海西、叶赫女真等多部。
即便努尔哈赤军力有了极大的发展,努尔哈赤依旧在明朝皇帝、明军、官员面前装孙子,还前往京师朝贡万历皇帝。
李成梁被罢官十年后,万历皇帝深感辽东局势的复杂。最终,启用了赋闲在家的李成梁。
但是,时隔十年,李成梁早已没了以往的锋芒和自信。
这时的他只求无过,不求有功。这样的心态致使李成梁放弃了自己建立的宽甸六堡(宽奠堡、长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苏奠堡)。
宽甸六堡的放弃使得努尔哈赤获得了大量土地与战马。
后来在李成梁在着手扶持舒尔哈齐,削弱努尔哈赤的时候,恰逢熊廷弼巡按辽东,上书李成梁的各种罪行。
万历无奈,只能免去李成梁的官职,不再启用。
此后,朝廷再也找不到能力如李成梁一般可以镇守辽东的人。努尔哈赤从此再无限制,大肆发动战争攻打叶赫、乌拉部,崛起之势无人可挡。
最终与明朝廷反目开战。
后金八旗努尔哈赤的崛起与李成梁的纵容有关系吗?
肯定是有的,但是如果说将全部责任推到李成梁身上也是不客观的。李成梁纵容努尔哈赤壮大,与他实施的以夷治夷的策略有关。当然,也有养寇自重的成分。
从这方面来说,努尔哈赤的崛起,是李成梁实施政策中的一部分,并没有什么过错。
只不过因为朝廷文官弹劾被罢官,失去了对努尔哈赤的控制,等到再次官复原职,才发现努尔哈赤已经是尾大不掉了。
李成梁自万历十九年被罢官,然后在万历二十九年恢复官职。这十年中,那些巡抚、总兵发现不了辽东的问题吗?没有向朝廷上奏吗?
亦或朝廷文官集团为了自身利益,只顾党争。
总的来看,李成梁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将努尔哈赤的崛起全部算在李成梁头上,多少有些不尊重实际情况了。
起码,李成梁在任职辽东总兵初期,做到了各地安定,是明朝的一员悍将。
即便是萨尔浒兵败之后,辽东局势危如累卵的情况下,朝廷依旧未能及时派人前往辽东主持大局。
朝廷对于派谁前往辽东,相互争斗,最终在争论了近半年后,才决定派熊廷弼前往辽东主持大局。熊廷弼到达辽东后,通过一系列的手段,迅速的稳定了辽东的局势。
到了明朝后期,东林党与齐党、浙党、楚党等党派的争斗已经摆在明面上了。
严酷的党争加剧了时日无多的大明朝的败亡,辽东的局势也在朝廷的党争下日益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