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刘卓再上辽东(2)
“谁过来了?”董映雪一边询问,一边哄着孩子。
“徐师傅过来汇报一下进度,看我这边有没有什么指示?”刘卓想了想后才开口回复。
“既然要走了,就直说啊,还瞒着。”董映雪毫不在乎的说着,脸上的表情没有一丝一毫变化。
“只是不想让娘子忧心,没想到,还是逃不过娘子的慧眼。”刘卓笑着望向媳妇。
“你一年到头,就没在府上好好待过,我不过是习惯了,这也是跟你学的。若是日日忧心你,折磨的只能是我自己。”董映雪十分平淡的对刘卓讲。
“若真是如此,夫君我也会开心。”刘卓笑着说道。
“你临走之前多陪陪张嫣,她第一次有了身孕,你又四五月不在府上。她或许会有些情绪低落,对孩子不好。”董映雪劝说着。
“娘子放心吧,我会好好安慰她的。”刘卓随口应下,又继续开口。
尽管先前答应了张嫣带其上辽东,但因其怀有身孕,便只能让其好好待在官署安胎。
“娘子,我走后,府上、商行的诸事一切就交由娘子决断了。我先前已经交代过了,大事不决才会上报府中,不会有鸡毛蒜皮的琐事来打扰娘子。”刘卓一一嘱咐媳妇。
“放心吧,我会妥善处置的。”董映雪轻声答应。
天启四年九月二十九日,刘卓告别了父母妻儿,再次踏上了前往辽东的航程。
明末的农民起义与辽东后金祸患相比,哪个对大明朝的破坏最为致命?
显然是农民起义军造成的影响与破坏大,其是导致明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而占据辽东的后金八旗军,不过是偏居一隅。
只能不断骚扰、掳掠人口,对明朝的造成的破坏有限,并没有直接终结明廷。
由于大量的百姓、流民加入农民起义军。不少土地闲置荒废,无人耕种,社会生产受到到严重破坏,朝廷收不上税,更是加剧了明王朝衰弱、败亡。
从饥民王二农民起义,直至崇祯皇帝自缢身亡,整整十七年,朝廷一直未能彻底剿灭农民起义。
明末的农民大起义对于陕西、山西、河南等省份的破坏尤为巨大,直至清初也未能完全恢复。
对于多数的平民百姓来说,纵使赋税有些重,只要可以吃上饭,可以活下去,也少有平民百姓造反。
但是,随着皇帝的挥霍无度、铺张浪费,朝廷财政困难。为了解决朝廷的财政危机,朝堂中的文官们只能将目光瞄向了百姓。不断加税,进而导致百姓逃亡,生活更加困苦。
“公子,刺杀李有为的人手已经安排妥当。另一批人手也已选好了,是现在带过来?还是等上了辽东后?”卫道望着刘卓,一脸严肃的汇报着安排的任务。
幸好在北上奴儿干都司俘虏了一批女真八旗兵,不仅从他们的口中获悉了想要的情报,还另有一番收获。此次的刺杀任务,说不定还真的可以做到一击必杀。
“上了辽东以后再说,先不着急。行动之前,至少得派人过去打探一番。”
“万万不可学后金那般,盲目前往。任务失败是小事,若是因此打草惊蛇,而让李有为、后金有了防备,这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刘卓脸色平静,异常的谨慎小心。
虽然从那些女真人口中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但是情报的真假,信息是否变化,都需要派人前往核实。
刘卓可不会如此轻易就相信女真人的话,派人前往后辽阳城势在必行。
时机合适的话,甚至还可以与当初派过去的细作接头。
“公子行事,还是一如既往的滴水不漏、规言矩步。如此周密、谨慎的部署,若是不能一举杀了李有为,简直就是天理不容。”卫道面露笑容,口中不停地夸赞着。
“在我面前你就不用这般奉承了,实话实说即可。难道我还会因为你的几句心里话怪罪于你?”
“日后,我定是长期不在辽东,你得配合徐长庚处理好军中诸事,万不可与诸将心生嫌隙。在大营中,你可以代表我,但并不表示你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