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三月下扬州(3)

 “公子,出事了。”戴世昌气喘吁吁地返回了客栈,额头的汗珠如雨滴一般落下,一脸焦急的说道。

 “出事?出生什么事了?”看着满头大汗的戴世昌,刘卓随手拿来洗脸架上的松江棉帕递给了他,疑惑道。

 “王成、黄大中、金辰等人在牙行挑选‘瘦马’的时候与扬州城中的盐商子弟起了冲突,差一点就动起了手。”

 “我在离开的时候,对方的手下已经派人通知县衙的人了,估计很快就会有官差赶过去。我们初到扬州,人生地不熟的,与那些盐商产生冲突,吃亏必定是王成他们。”接过棉帕的戴世昌一边擦汗,一边心急如焚的说道。

 同是男人,刘卓很清楚手下这些人的想法,为了拉拢手下的弟兄,刘卓提前预支了一笔银子给众人。尽管刘卓内心对这种合法的人口买卖感到厌恶,但又无法改变如今的局面。

 扬州瘦马可以分为三个等级,一等级别的瘦马甚至可以卖到一千五百两银子以上。

 但是,市面上买一个丫鬟所花费的银两也不过才十多两银子,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花费也才二十两。由此可见,扬州瘦马就不是一般的普通百姓能够买得起的。

 穿过一条又一条的街道,刘卓与苏若莹在戴世昌的带领下来到了牙行。此时,江都县衙的官差也到了牙行中。

 “都利索点,把你们随身携带的腰牌\/路引都拿出来,官爷要核对你们身份。”一中年衙役高声说道。

 “王成,先忍下了,配合他们查验身份。等侯爷赶来之后,我们再与他们计较。”楚知白低声劝说道。

 “让他们核验,看他们能猖狂到几时。”王成冷哼一声,一脸不屑道。

 前世社会,百姓人人都有身份证。而在古代,古人也是有身份证的,只不过每个时期的叫法不一。

 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发明了照身帖。

 隋唐时期,官员的身份证就是“鱼符”。唐朝的鱼符为铜制,分左右两部分。新官上任时持左半部分与地方官员勘验,然后,再进行交割。

 此外,唐朝的鱼符兼具了虎符的功能,可以用于调动军;也是出入宫城、城门的通行证。

 而且,鱼符的材质除了铜制以外,还有玉、金、银制,不同身份的人携带不同的鱼符,不可以僭越。

 六品以下的低级官员使用铜制鱼符;五品以上官员佩戴银制鱼符;三品以上配金制鱼符;宫廷高级官员使用玉符。

 到了北宋时期,鱼符、龟符发展成为了腰牌。

 到了明朝以后,则出现了牙牌。牙牌是由象牙制成,是一种身份证明、出入皇宫的通行证。

 与唐朝的鱼符相比,牙牌只是作为京官出入宫门的凭证,地方官没有佩戴的权利。牙牌常挂在腰间,所以也称“腰牌”。

 后来,随着照身帖的普及,一些富户也开始持腰牌。

 其实,不给平民百姓制作照身帖的原因也很简单。主要在于中国古代的经济是以小农经济为主,基本上都能自给自足,所以百姓一辈子都没有离开所在的县城机会,也不需要这个。

 况且,就算离开也有路引制,路引就是身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