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只要想,什么都可以做(第3页)

 温知渺又收起来自己那散漫的样子,脸上虽挂着笑容,眼神却犀利冷淡了许多。

 一瞬间的气场就不一样了。

 “都起来吧,不必如此多礼。”温知渺淡漠地说道。

 随后师挽月放开了温知渺的手,走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上,和温知渺的座位相隔不远,但是没有像九昭和苏语冰那样,是挨在一起的。

 毕竟谁的作为能和当朝太子的挨在一起。

 即便是二人的关系大家都知道,师挽月也还是不会直接和温知渺坐在一起。

 毕竟太子的位置在首位。

 温知渺来了宴席也可以直接开始了。

 来的都是今年参加科举并且已经中举的举子们。

 不过是寻常的曲水流觞宴,只不过有当朝太子在,一个个的都有一点拘谨而已。

 依旧是一场各抒己见的宴席,中间穿插了一些表演。

 石泉不那么紧张了之后发挥得越发好了。

 温知渺真的很中意她。

 今日也发现了几个在殿试的时候发挥得没有那么好的举子。

 何元瑶坐在那里没有怎么说话,而是认认真真地听着。

 今日所见所闻,加上上次在太极殿之中所听到的,给了何元瑶不少的启发。

 以前她也有点不喜欢这些文绉绉的文人和文官。

 经过了这两次倒是有些明白了为什么历朝历代都那么重视文官了。

 武将能打天下,能守边疆,可治世治国却还是要有在场的这些人。

 光靠武将是看不到那么多细微之处的,而这些细微之处,正好是组成一个国家的重要东西。

 平日里看起来不重要,可一旦出问题了就很糟糕了。

 何元瑶有些理解温知渺为什么问她来不来了。

 她是真心希望自己多看多想。

 何元瑶摸了摸下巴,平心而论温知渺对她真的极好。

 何家人的性子都和何元瑶差不多,领兵打仗是一把手,但是为人处世,体会民心却不懂,所以只能做边将。

 崔素华能留在京都,便是因为她和何元瑶的父亲不一样。

 而温知渺也不希望何元瑶一辈子留在边疆,所以希望她,能多理解一点这些她曾经看不上的东西。

 她和边睿彤还是有些不一样,边睿彤比她能屈能伸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