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稳坐钓鱼台(第2页)
到时候杜山军又该何去何从呢?”
王呑听了林风的话,陷入了沉思。自己的实力有限,一直躲躲藏藏,难以报仇。如今虽重新拉起数万人马,但不管面对齐、魏哪国的军队,都没有胜算。
这样看来,与其与齐国为敌,不如与齐国合作,共同推翻魏国的统治,既能报仇,也能为自己谋取更好的未来。
想到这里,王呑起身抱拳,“林将军所言有理。承蒙贵军不弃,我们杜山军,任凭差遣。”
吉城,刺史府。
周羽正满脸喜色。这些天,他陆续收到各路人马传回来的消息,可谓捷报连连。
战场上,陈湛和张玉亮势如破竹;敌后也有两支起义军首领决定投靠齐军,一起进攻魏国。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起义军都愿意投靠齐国。
雷州一支大的起义军首领就拒绝了齐国的提议。说他们是魏国人,不会背叛自己的国家。而且还下令杀死前去联系的斥候队伍。
幸好,还有两名斥候趁拼死了出来,将这个消息送回了齐军大营。
周羽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怒。不过暂时也只能把这个事情记在心里,准备事后有机会再好好收拾那支起义军。
此时,周羽更关注魏军的动向。
魏军终于忍不住了。
随着陈湛和张玉亮三天两头打下吉州的郡县,齐军的势力范围肉眼可见地不断扩大。给魏军主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他们终于等不下去了。
魏国朝廷不可能坐视齐军不断地蚕食魏国的国土。然而,铜山城魏军又不敢分兵去进攻陈湛和张玉亮的部队。他们担心一旦分兵,反而会被齐军各个击破。
在这种情况下,魏军统帅决定全军出击,进攻吉城。想要趁着齐军分兵,和齐军主力决战。若能成功击溃齐军主力,则两支偏师无足轻重也。
这是一场生死之战,但是魏军已经没有其他的选择。
周羽得知魏军主力前来的消息后,并没有丝毫惊慌,相反这正是他想要的,
早已做好了准备,等待着决战的到来。
周羽一边广布斥候,监视魏军动向,同时命令陈湛和张玉亮尽快回师,与主力部队会合。
魏军主力如同潮水,向着吉城汹涌而来。
吉城齐军严阵以待。目前,周羽麾下部队共二十四万,其中十五万是齐军,大部分都是精锐之师。相比之下,魏军虽然七拼八凑了二十五万人,但大部分都是普通部队,精锐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