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灭国之战(三)


 齐国调动主力大军十五万,并六、七万收编的起义军,连续猛攻魏国帝都。

 四天之后。

 距魏国帝都不远的一处矮坡上,旌旗飘扬,四周重甲骑兵环绕,恒光帝坐在华丽的御辇中。

 见齐军连续四天前赴后继、浴血猛攻都未能成功攻破魏国帝都。恒光帝心中不免有些焦虑,于是询问身旁的周羽:“爱卿,魏军的抵抗很激烈呀,这样下去万一发生一些意外的话……

 有什么办法可以攻破这座坚城呢?”

 别看周羽平日里从早到晚地陪着恒光帝观战,其实每天都会运起望气术监测魏国气运的变化,非常确定魏国已经拿不出什么力量了,只是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而已。

 周羽稳操胜券,却不疾不徐地答道:“陛下,微臣对阵战之事其实也不甚了解。我看还是问问几位将军的意见吧。”

 恒光帝觉得有理,决定召集众人到中军大帐开会,共同商议攻下魏国帝都的良策。

 傍晚,鸣金收兵之后。

 众人齐聚在中军大帐。

 恒光帝高坐主位,询问破城之策,目光扫视着在场众人。朝廷重臣们闻言,面面相觑,心中都在暗自思考应对之策。

 半响后,车骑将军韩万里率先发言,“陛下,最近几天的攻城战,虽然魏国抵抗很激烈,我们还没有攻破帝都,但是我军伤亡并不大。反而是魏军士卒在我军投石机和弓箭手的压制下伤亡惨重,连城墙也坏了不少地方。

 战争并非几个将领之间的对战,而是比拼两国的综合力量。如今魏国能战之师正在快速地损耗。所以总的来说,现在的情况已经是很顺利的。

 照这样下去,只要再持续十天半个月,魏军就会人人带伤,没有什么抵抗的力量了,到时候我军便可以轻松地拿下魏都。”

 闻言,其他几位军方将领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陛下,几位将军所言有理。”大学士蒋永函也认可此策,“我们无须急于一时,可继续保持目前的攻势,不断消耗魏军的力量。”

 礼部侍郎孙炀见状提议:“我们还可以继续派人在城外劝降,或许会有一些效果。”

 “可派出几队轻骑兵在北门外游走,彻底断绝魏都与外界的联系。”

 “……”

 恒光帝听着众人剖析,不时地点点头,心中担忧渐渐放下,觉得众人言之有理,决定按照目前的策略继续攻城。

 次日清晨,齐军早早排兵布阵,继续进攻魏国帝都。

 正如周羽所预料的那样,魏国帝都守军在齐军的持续攻击下,抵抗力度越来越弱。

 不少地方渐渐人手不足,士兵们带伤上阵,身体完好者也疲惫不堪,士气越来越低落。将领们四处救火,时间一长,也显得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