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不想当皇帝的总并不是好探子(第2页)

 “若到时候大明王朝与其败军奋起而上,可能真的会有问题,我们腹背受敌岂不正中他人下怀?”

 多尔衮对这些事情摸的门清!

 正中谁的下怀呢?

 就是这些天以来他们一直得来的战报消息。

 “是啊,这也只是说说气话,贸然行动实属不必,可是这吴山桂实在是不成个气候,如果可以找人把他暗杀?”

 顺治皇帝真想把这吴三桂给去除,但是又去除不了!

 吴三桂就喜欢这种看他不爽但又不能够拿他如何的劲儿。

 “刺杀?难为登天,而且是兵行险招,若是到时候暴露那我们和吴三桂真的无缓和余地!”

 “南方骑兵的朱由检一路北上并且杀了李自成,拿下了北京城重新入主紫禁城,一路上势力高昂。”

 “他有什么神兵利器尚未。可知我只知道探子来报,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已经和大明皇帝朱由检二人互相通声,想来必定会有问题!”

 这话都说在这儿。

 顺治皇帝就算再怎么样也得再好好思量一番。

 “已经给够吴三桂足够的条件,能够让他在南方拥兵自重,能够让他坐拥一块土地自立为王,而且还每年受到清朝的功劳,这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他怎么就不肯答应?”

 “还是说他心底里在盘算些什么?想要趁着乱世自立为王?”

 非也!

 绝不是如此。

 吴三桂若真有这雄心大志早就开始行动,何必苦苦守着山海关。

 吴三桂只想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出了风险不用自己担,而且还能享受荣华富贵一生,功名利禄护佑子孙千秋万代。

 若是他要当了皇帝,明朝朱由检差点死了的下场,以及整个顺治皇帝劳心劳累,他都是看在眼里的,当皇帝可并没有坊间传闻那样潇洒自在。

 日子是得靠自己思量之后方才有余味。

 “朕愿意亲自前往山海关和吴三桂进行洽谈,争取能够招降于他!”

 多尔衮亲自领命,甚至皇帝虽然不太愿意多尔衮去冒这个风险,但此时也没有任何余地可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