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海上马车夫?驾马的?(第3页)

 这才全面战胜了荷兰!

 当历史进程推进到这个时候的时刻,荷兰如今还在琉球半岛上占领着。

 所有的地方郑成功带着一百门火炮和大明所留下来的舰船一同前往琉球半岛,这才把这个地方给收了回来,彻底清除了荷兰残留在琉球半岛上的军事力量。

 但这就结束了吗?

 大明末年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高速的时期,海上贸易颇为繁琐,并且长期的闭关锁国长期的实行海禁必定不是一

个长久之策,这只是治标而不治本,故其所在之地而闭眼未能看世界,赵匡胤可不想这样去做。

 要知道在大宋时期赵匡胤背后的整个宋朝经济强悍,文化开明,实施海禁一事赵匡胤理解不得,但是他心中有一个念想……

 凡我华夏之地必然事事都是好的,天下万国皆来朝这必然是应该所做之事,这个时候断然不能丢了华夏人的脸。

 荷兰敢来犯一次必然就有第二次,虽然三次过后被驱了出去,但是这后续的发展铁定有他们。

 中原富庶之地,瓷器,玉器 丝绸,茶叶,香料等等好东西比比皆是,蛮夷之地又怎可放过?

 以丝绸之路开拓,和蛮夷之地建立贸易往来关系,以最快速度控制其经济命脉,产生真金白银的货物流通,一则是能够促进中原大地兴盛发展,二则是能够对蛮夷之地有效控制。

 这对于大明来讲是最好的挟夷之举,日后蛮夷之地若再想造反切断其经济命脉,除了这一些大宗货物之外,在粮食上一再切断,那么他们将永无出头之日,一辈子都要挟持在大明王朝的控制之中。

 班超所讲述的以夷制夷就是这种做法,效果立竿见影。

 养虎为患,不是兵家良策。

 连根拔起,才为后世之功。

 赵匡胤此行北上,其目的就是荷兰……

 要会一会这个海上马车夫西方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