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几人以后的路(下)

 第七十章:几人之后的路(下) 

 张桐星期天一早就去了县里的邮局,将信寄给了新华社那边。那边给了张桐和贺之乐一人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让他们翻译成中文。 

 并且信中还说明,这次只是一个对他们的测试,如果这两篇翻译能够通过,那么他们就可以成为新华社正式的编外翻译人员。 

 而他们也在10天后收到了新华社那边的回复。 

 这种翻译人员不像他们内部的翻译那样每个月领死工资但是可以留在首都,并且分配房子。 

 这种编外的翻译人员则是不定期的接一些翻译文件来自己翻译,然后新华社将按照每百字5毛钱的价格支付他们相应的报酬。 

 如果张桐和贺之乐能通过,他们会在下一次邮寄时将这次的翻译费用和下一次的翻译材料寄给他们,顺带还会将他们的翻译资格证给他们一起邮寄过来。 

 有了新华社发的翻译资格证,即使家里出现外语资料,他们也不会被扣上什么奇奇怪怪的名头。 

 因为是第一次翻译,又是对他们的测试,所以张桐和贺之乐翻译的十分细致,之后两人还互相检查了对方的翻译,确认没有问题之后这才寄给新华社那边。 

 又过了半个月,新华社回复的邮件终于到了,两人都被成功录取,成为了新华社的编外正式翻译人员。并且给他们寄了这次要翻译的两篇千字的文章。 

 贺之乐和张桐这才算是成功找到了一个赚钱的方式。 

 虞江得知后,周末回家时给他们一人带了一本英汉字典,那是在时空兑换机上买的,是现在市面上单词错误率最小,单词最全的那种。 

 说起这个错误率虞江就想笑,当时她在搜索词典的时候弹出了好些本不同的词典,并且机器的商品介绍栏里还贴心的批注了这本书上有多少词汇,整本书中有多少错误。 

 作为一个星际的机器,这对一本这个时代的书而言,未免太不公平了,书里那点儿事儿全部被介绍了个干净,这些书简直毫无隐私可言…… 

 此时已经在研究院入职的路南池也给贺之乐和张桐带了礼物,那是他跑到百货商场给两人买的钢笔,一人一支,花了他四块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