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阴山事终(第3页)

 阿禄台欣慰的点了点头。 

 这一刻,没有人知道。 

 北元一代豪杰,为何在性命弥留之际,去见嬴渊。 

 ...... 

 承平三年,五月九日,寅时一刻。 

 李川跨过阴山。 

 这一刻,这一时,注定将被载入大周的史册中。 

 李川更是亲自将写有‘周’字的大纛,插在阴山之上。 

 五月九日,午时。 

 嬴渊得知李川跨过阴山一事。 

 全军将士无不因此而振奋。 

 嬴渊亲自下令,所有王师,即刻行军阴山。 

 同时,八百里加急,将李川跨过阴山之事发往京城。 

 然而。 

 这时,京城内,上至权贵,下至庶民,都在议论王师北伐之事, 

 “这位忠勇伯到了北地已一月有余,还没跨过阴山,是不是跨不过去?” 

 “据说北地战事胶着,相持不下,依我看,嬴将军还是太年轻了,就连太祖年间,那些开国勋贵们,都不曾跨过去,这次,也悬啊!” 

 “这贺兰山与阴山当真就那么难啃?不复汉唐盛况啊!” 

 “...” 

 倒是不怪京中流言四起,多有嘲讽、蔑视嬴渊之谈。 

 实在是阴山与贺兰山这两座大山,已经压在中原百姓的心口上多时。 

 换句话说,那两座大山的意义,就好比嬴渊前世历史上,宋朝时的燕云十六州。 

 燕云是北宋的心坎,如今这两座大山,更是大周的心坎。 

 倘若终周一朝,始终不曾有人跨过这两座大山,那么,只怕后世人对这一朝的评价,还不如宋时。 

 如今。 

 就连荣国府内,都在议论着这事。 

 像是王熙凤这等妇人,以前不知跨过那两座高山意味着什么,但随着京中流言四起。 

 说今时不复汉唐,她们才算是明白,原来跨过那两座山,对大周来讲,意义非凡。 

 这不,今日,王熙凤、秦可卿、黛玉、迎春、宝玉等人小聚时,还在讨论这个事, 

 “这阴山就当真那么难越?就连嬴家哥儿那样的英雄人物,都束手无策不成?” 

 说这话的人,不是迎春,而是黛玉。 

 两淮事毕后,在黛玉的心头上,仿佛便没了宝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