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本帅安危,全系诸将

 若是下了明旨。 

 嬴渊在规定期限内没有做到,便是有罪。 

 带着压力领兵,唯恐出错。 

 姬长也不愿给嬴渊这么大压力。 

 不过,胡永忠一再劝谏,而且所言有那么几分道理。 

 原本预定着此战到冬季结束。 

 毕竟,草原上一旦下起雪,嬴渊的骑兵就是靶子。 

 在十月之前,发动两到三场的大战役,剿灭敌军大部主力。 

 也更有利于在谈判桌上的发挥。 

 承平三年,六月五日。 

 姬长下旨,布告天下,命嬴渊于十月前发动不少于两次的大规模战役。 

 百姓们的确能够感觉到朝廷的决心。 

 但压力,也结结实实的给到了嬴渊。 

 在胡、汪二人离宫时,后者就明旨一事,大笑不止, 

 “到底还是胡相,这旨意一颁,嬴渊想在草原上耗下去,是不可能了。” 

 “倘若期间损兵折将,即使有功,那也可以说是‘过’了。” 

 他从心底里认为,就嬴渊那点儿兵力,不出错已经是万幸了。 

 纵使能够发动几场大规模战役,只怕也会损兵折将。 

 他们这些文臣,可以将此说成是过失。 

 总之,既要让嬴渊为朝廷办了实事,也不能将好处落在他的身上。 

 如此一来,北伐一役,嬴渊就相当于白去。 

 此计,不可谓不毒。 

 因此,汪朝宗对胡永忠才会有称赞之意。 

 然而,胡老相公却是用着一种充满质疑的眼神看了一眼对方, 

 “嬴渊无论损兵折将亦或战败,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闻言,汪朝宗一愣,顿时有些不知所措。 

 胡永忠将拐杖用力的在石面上敲击两下,再次开口道: 

 “北伐乃是国事。” 

 “老夫请陛下颁旨,一是给王师压力,二来,也是要让举国上下,知我国朝对草原之决心。” 

 “并非如你所想,要借机扳倒嬴渊或是如何,老夫的气量,还不至于那么小!” 

 说罢,他便坐上马车,扬长而去。 

 汪朝宗见胡相马车逾行逾远,始终没有开口说些什么。 

 直至马车拐角不见踪迹之后。 

 他才朝着胡永忠离去的方向深深作揖。 

 胡、汪二人身居高位多年,论治国理念与经验来说,几乎相差不多。 

 而且,胡要比汪年长十余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