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揣摩(第2页)
如今占据优势的,明明是己方。
为何不战?
只是,嬴渊不给解释,他们不敢询问。
这一切,都是为了稳妥起见。
脱欢突然推进二三百里,在河对岸扎营,透着蹊跷。
此刻,应对瓦剌兵最好的法子,便是以静制动。
只是,再次让所有人感到费解的是。
自脱欢将营地扎在河对岸以后,便没了日常动静。
除了彼此斥候间有所摩擦之外。
脱欢愣是没有挑起任何一场战役。
这使得周军将领有些按耐不住,与嬴渊议事时纷纷谏言道:
“嬴帅,他们不来攻,我们便向他们攻去!”
“与其这样干等着,倒不如主动试试他们深浅!”
“请嬴帅下令!”
“...”
其实这几日来,他们几次三番的向嬴渊请求出兵,但是都被嬴渊给驳回了。
这一次,诸将齐齐发言。
嬴渊知道,无论如何,这一仗,都要打了。
不然,说不过去。
而且,直到今日为止,马哈木那边,仍旧毫无动静。
“尔等所言不错,是时候该试探试探脱欢此人,究竟有几斤几两,胆敢将大营前推两百余里!”
嬴渊缓缓开口。
在这个时代,行军作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
只要一方将大营前推,那便是等同于下了请战帖。
另外一方若是不应战,不免有被他人小觑的意思。
“今夜子时,由王忠毅王将军率三千轻骑,夜袭敌营。”
“切记,小心为上!”
嬴渊选择让王忠毅领兵,是因为。
这几次的战役,主导人,都是与他较为亲密的一些将领。
比如岳峰、萧逾明、李川等。
主要的功劳,自然也就落在了他们的身上。
诸将为何动不动就要主动请缨?
因为他们也想获得功劳。
嬴渊若是再用自己人,只怕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王忠毅是一个很好的人选。
既能领兵,又久经战阵,经验丰富,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突发情况发生。
子时刚到。
王忠毅便迫不及待的领兵点将,绕道小黄河,向敌营杀去。
只是在其领兵征战期间。
嬴渊那颗悬着的心,就没有放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