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以解忠勇伯燃眉之急(第2页)
一般来说,文人圈子,他们交涉的对象,一般都是世家大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但像是勋贵与将门之间来说,大概率是只能彼此去做交涉。
因为,武将这个圈子,本身就受到排挤。
像是在这种马球会里,除了扩展圈子之外,还有颇为重要的一条。
那就是为年轻人搭线,以确保下一代的地位稳固。
能来这场马球会的勋贵,也都是四王起步。
这里说的不是爵位,而是掌握的实权。
整个马球场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占地一里有余,场地足够宽阔,视野也是极好。
此刻,迎春正坐在朱夫人身旁,与将门女眷们交涉。
朱夫人的女儿,名唤‘朱玲’,年龄也就比迎春小两岁,一直缠在她身边‘姐姐’的叫着。
正在马球场里竞技的,是南安郡王之女与其余三王家的几位姑娘。
迎春是第一次瞧见这打马球的技艺。
几名女子,骑乘着不算高大的小马上,手上挥动着球杆,相互追逐着‘马球’。
彩头是一支宫里赐下的玉簪,价值不菲。
坐在朱夫人右侧的薛夫人,见迎春一直盯着马球场里几位姑娘竞技,遂开口笑问道:
“郡主可是想打马球?”
闻言,迎春摇头道:“瞧瞧便好了。”
薛夫人点了点头,“今日人多,若是郡主想学,待没人的时候,我教教郡主。”
若是今日教了,不免有些笨手笨脚,若是因此被人耻笑。
可就成了薛夫人的错了。
就在这时,迎春忽然瞧见几名文臣女眷、公子哥也来了。
她好奇地问向朱夫人,
“那几位,似是几位尚书、侍郎之女,她们也常来么?”
后者顺着迎春的目光看去,摇头道:
“不常来。”
一旁,薛夫人见那些尚书、侍郎之女,都是跟着自家娘亲来的,笑着说道:
“郡主有所不知,我这姐姐的长子自蜀地回京了,她们呀,大多是奔着朱家哥儿去的。”
她口中所谓的姐姐,自然指的就是朱夫人。
朱夫人膝下有两子。
次子从军,在东南一带当指挥使,隶属备倭兵管辖。
长子早年从文,十九岁便获得进士功名。
因朱都督的原因,刚进士及第,就去了兵部。
后来因在兵部乏味,索性请命跑到蜀地治理地方去了。
这一治就是五年。
五年前,正是夺嫡之争愈演愈烈的时候。
或许,那时的朱都督为保自家孩子不受夺嫡党争的牵扯,便将他们调往东南与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