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迎春的思维

 朱勇是官二代里少有的青年才俊。 

 朱门一家文武双全,亦是羡煞旁人。 

 在他向朱夫人辞行期间,说话声音虽然不大,可却也被别有用心之人听到。 

 几经传播,便就使马球场里不少人家听到。 

 朱夫人在闻言后,不免有些伤悲, 

 “是你父亲的意思,还是你的意思?” 

 朱勇恭敬道:“既是父亲的意思,也是孩儿的意思。” 

 这时,坐在朱夫人身旁的迎春突然心里一紧。 

 在今早来马球场前,她便听到一些传闻。 

 说是北方出了大事。 

 但具体什么事,暂且不得为知。 

 如今听来,是与表哥有关? 

 她欲发问,待细细想来,又觉不妥,便耐住性子。 

 旁人一听朱勇言外之意,似有心参与北伐? 

 这让不少大家闺秀颇为费解。 

 好端端的一个读书人,去什么劳什子战场?倒是有辱斯文了。 

 朱夫人语重心长道: 

 “你弟从武,是因他自幼习武,素日吃食就比你多,有把子力气。” 

 “你自幼读书...身子骨不如你弟,何苦去那北疆?” 

 站在幔帐外的朱勇深深作揖道: 

 “孩儿虽不喜舞刀弄枪,但孩儿平生志向,乃是建功立业。” 

 “孩儿在蜀地时,听人说起昭武将军,孩儿认为,身为七尺男儿,当如昭武,为国戍边,为民御敌。” 

 如今,不得不说,嬴昭武这三个字,份量当真极重! 

 待他话音落下,周遭听到的人,都不由得议论起来, 

 “朱勇一介书生,视武将为楷模?” 

 “那怎么了?你可莫忘了,朱家乃是武将人家。” 

 “话说那位嬴昭武究竟出了什么事?不是说北伐一切顺利吗?” 

 “...” 

 相较于朱勇这位青年才俊。 

 在场的男子,多半也是喜欢议论北疆战事与嬴渊。 

 毕竟,这件事,可是如今大周朝的头等大事了。 

 幔帐里。 

 迎春因心忧嬴渊安危,终是忍不住了,问向身旁的朱夫人, 

 “我表哥那边,到底出了什么事?” 

 闻言,后者握着迎春的小手,语重心长道: 

 “事关朝廷,你我女儿身,莫要再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