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往北百里,狼居胥山(第3页)

 但归根结底的说,由于国运、大势发生的改变,也出现了不少本该不会出现的‘大人物’。 

 就比如周朝的统治者,又比如胡永忠等... 

 如果,这个世界的阿剌,没有与也先爆发矛盾呢? 

 按照历史大势的进程来说。 

 几十年后,嬴渊乃至他的儿子,会不会遇到生命中的劲敌? 

 而且,小小年龄的阿剌,已然这般不凡。 

 那么,日后能统一整个草原的也先,是不是更具有王者气象? 

 这更为坚定了嬴渊心中的某些想法。 

 “王将军,按照你的想法来吧。” 

 嬴渊轻声说了句话。 

 随后,便就转身离去。 

 于节庵再次叹了口气,紧随在嬴渊身后。 

 二人走了没有多远。 

 身后。 

 便传来瓦剌人的哀嚎声。 

 先前那个瓦剌少年,早已被王忠毅一刀砍去头颅。 

 冥冥中,草原气数,有了些许影响。 

 但这影响,对中原来说,是好是坏,那便不得为知。 

 申时末。 

 嬴渊与于节庵骑马来到一处凸起的山丘上。 

 眺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与极远处隐隐可见的连绵山脉。 

 这时,嬴渊忽然想起阿禄台去世前说的一句话。 

 “此河山如何?” 

 如今,这句话,嬴渊也问向了身后的于节庵。 

 后者毫不犹豫的开口道:“好。” 

 嬴渊顿时爽朗大笑起来。 

 ...... 

 大周承平三年,八月初旬。 

 分别由梁景、岳峰、嬴渊率领的三支王师,于草原重镇忽兰忽失温会兵。 

 此地,被瓦剌与鞑靼一分为二。 

 为了有效保证王师的战力,嬴渊选择在此地休养生息,随后一路西进。 

 由于这些年来,瓦剌与鞑靼相争不断,导致此重镇常年遭遇战乱,已略显调令。 

 不过,此城之底蕴尚在。 

 只要草原迎来短暂的和平,用不了多久,此城,仍旧能再次散发荣光。 

 距离忽兰忽失温不远处的一块广袤草原里。 

 有鞑靼向导,用着一口较为标准的大周官话,向嬴渊介绍,往北三百里,便到了肯特汗山。 

 也就是所谓的狼居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