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有那么一群人(第2页)
说罢,他的语气有些怅然,“死战不退。”
......
承平三年,九月初旬。
嬴渊一路急行军,挺进扎布汗河,亦是如今,在鞑靼人眼里看来的伪王庭所在地。
由于马哈木已猜到他的行军路线,所以,在让脱欢挺进塔密儿河之前。
便让脱脱不花的一应亲属、随从等,离开扎布汗河,北上逃去。
所以,只能沿着北上路线继续追逐。
马哈木本欲出兵再次阻截嬴渊。
不料,他的老对手何福已经来到草原,开始统一指挥边军各卫。
何福与嬴渊同属边军,二人关系较为紧密。
是以,前者并不愿后者出事。
特意亲率边军,与马哈木展开长久对峙。
由此一来,马哈木进退不得,只能与周军死耗。
一般战事发展到这种程度,在不想打国战的前提下。
马哈木就只能静下心来等待天时了。
如今,他已将嬴渊的补给路线切断。
草原诸部,也已经密切的向北暂时转移。
就是不给嬴渊劫掠的机会。
北伐王师,必然熬不过这个寒冬季节。
这与当初阿禄台使出的法子一般无二。
此刻,阴山外,大周边军扎营所在。
何福今早起榻时,忽感有一阵冷流袭来,不由得锁起眉头。
朱都督的长子朱勇细微的观察到了何福脸色变化,询问道:
“何将军为何心忧?”
何福道:“你小子以前来过边塞吗?”
朱勇摇了摇头。
何福道:“宣文十七年秋,阿禄台来犯。”
“上皇任命你父亲为行军总管,抵御草原贼寇。”
“你父亲出奇兵与阿禄台战于河套,结果被围在察汗城。”
朱勇恭敬道:“此役,我曾听父亲提起。”
“我父亲说,当时他刚在蜀地平叛功成,并不将阿禄台放在眼中,所以犯了孤军深入的忌讳。”
“幸得当时何老将军亲率千骑救我父亲于危难之际。”
此刻,站在二人身旁的,还有顾成顾老将军。
当时何福与顾成都是千户指挥使。
也是在那个时候,二人之间的分水岭便就出现了。
何福为救朱玉,打算率本部将士突围察汗城。
而顾成却认为,朱玉辎重充足,暂无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