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之巅争渡@qimiaoUGtUK1

第一卷 第759章 就准备了二百万(第2页)

 
三言两语,王培基就把自己被开除的事抹了过来,顺带着,把自己形容成一个技术型人才。

 
可事实上,他的技术都在嘴上。

 
完全是靠着一张能说会道的嘴,才成为技术部部长,真让他去酿酒,他说不定能把酒酿成醋。

 
不过,这些不重要,只要国资委这些人,认为他会酿酒可以了。

 
而郑元吉更是对王培基的专业水平,进行认证,“当初,青山市制酒厂卖得比较好几款酒,包括现在还在市面上流通的青山醇二十年,都是在王培基的主导下,研制,开发,制造出来的。”

 
谭成义不知道王培基过去究竟怎么样,但郑元吉把王培基捧这么高,分明就是挤压潘建国的获胜空间。

 
在出价相同的情况下,大家肯定会倾向于王培基。

 
这让一向将郑元吉视为人生偶像和学习榜样的谭成义,内心越发动摇。

 
宋思铭第一次联系他的时候,曾告诉他,潘建国和郑元吉有矛盾,当时他还是信誓旦旦地保证,郑元吉绝对不是因私废公。

 
可现实却正在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如果王培基,再是郑元吉叫来的,那郑元吉在他心目中的高大形象,怕是会轰然倒塌。

 
“谭副主任,你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吧!”

 
谭成义还在想着,郑元吉便开始点名。

 
“是,主任。”

 
谭成义收拢思绪,清了清嗓子,说道:“青山醇商标原为青山市制酒厂所有,后青山市制酒厂破产,相关权力转入市国资委,现在澜沧县建国制酒厂和宁川县百祥制酒厂,都有意愿获得青山醇商标,现进行公开竞价……”

 
原本的综合考量,变成了公开竞价。

 
原因就在于综合考量的话,反而是王培基更占优势,谭成义唯一能做的话,就是将双方放在同一起跑点。

 
“公开竞价?”

 
郑元吉分分钟看透了谭成义的小心思。

 
谭成义是偏向潘建国的,综合考量,潘建国占优势时,就要综合考量,不占优势了,又变回单纯的比价格。

 
这无疑是一种双标行为。

 
但准备充分的郑元吉,根本不会在这种细枝末节上,斤斤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