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性格缺陷(第2页)
“你呀你,嘴巴就是能说!”
历史上的贺若弼就是属于口嗨的那类人。
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嘴巴不带把门的。
啥话不过脑子,张口就来,说错话,得罪人了却不自知。
这也怪不得他,因为这是遗传。
他的父亲贺若敦,也是一员猛将,因为嚼舌根,口出怨言,得罪了当时把持朝政的宇文护。
被逼迫自杀,终年四十九岁。
死前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告诫他要慎言。
可是遗传的性格并没能因他老爹的惨死而改变。
他先是不满隋文帝重用高颎和杨素,总是口嗨说他们两个是酒囊饭袋。
屡教不改,引上不快,从此不被重用。
隋炀帝登基后。
有次出巡,命人打造了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帐篷。
贺若弼认为太过奢侈,私下与人议论,被人打了小报告。
杨广认为他诽谤朝政,目无君上,直接将其诛杀,走了他父亲的老路。
这或许就是遗传因子里的性格缺陷,给父子二人招来杀身之祸。
小皇帝暂时还没发现他私下嚼舌根的毛病。
但一张嘴确实能说,性格也比较自负。
不过,这些在宇文衍看来都不叫事。
他要的是忠诚和能力。
人无完人。
只要有本事,些许小毛病那也瑕不掩瑜,无关紧要。
“说说东北吧。”
“高阳成退到鸭绿江以南后,是不是真的老实了?”
宇文衍给他续上茶水,问起了高句丽的情况。
“那确实,他敢不老实,臣直接渡江南下,端了他的老巢!”
“据探子回报,那货数次派出使者入京求见陛下无果,遑惶不可终日!”
说起手下败将,他已然不把高句丽放在眼里了。
“朕说过,除非高阳成亲自到长安请罪,否则,其他人一律不见。”
“全交给鸿胪寺卿长孙晟处理了。”
对于已经野心滋长的高句丽,小皇帝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哈哈,全都剃成光头了吧!”
“陛下您就是慈悲心肠,由着臣的性子来,就应该砍他们几颗脑袋。”
对于贺若弼这种尸山血海趟过来的猛将,杀几个使者根本不叫事。
“陛下,要是高阳成亲自前来,您当真放过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