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首战告捷(第2页)

 李安是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唐国公李渊的堂兄。

 “将军,这些俘虏怎么处理?”

 杨素身后站着一个翩翩少年。

 听着二人谈论天子,嘴角扬起一道美妙的弧度。

 问话的是19岁的荆王宇文元,已经在杨素帐下做记事近三年。

 记事平时就是抄抄写写,草拟奏章,通告之类的文书之职。

 战时负责记录战争经过,军队伤亡,杀敌、俘虏、缴获之数等等。

 除了杨素,军中无人知道他王爷的身份。

 “此次伐陈,陛下严令三军,务必善待南朝百姓和俘虏,不准有趁火抢掠之举,不准毁坏百姓财物……”

 “全都放了吧!”

 对于此项军令,大家早已知晓,但没想到元帅要把俘虏直接放了。

 宇文元也没犹豫,当即走上一处高地。

 手持一个简易喇叭筒,对着一众俘虏喊道:

 “都听好了,陈叔宝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陈朝气数已尽。”

 “今大周天子行天道,举兵伐陈,念尔等均是华夏子民,不忍同胞相残。”

 “现给诸位自由,不要再为昏君卖命了,都回家去吧……”

 宇文元掷地有声的话语在一众俘虏耳边回荡。

 沉寂数息后,现场哗然。

 要知道,两国交战,战俘一般都不会有好下场。

 就算不被杀,也会沦为最低贱的奴役。

 送往工地、矿山从事苦力劳作,直到生命耗尽的最后一刻。

 杨素看着眼神中泛着光彩的荆王,不由地暗暗点头。

 现场一片嘈杂喧哗后,很快又安静了下来。

 但却没有一个人离开。

 显然。

 大家都不太敢相信站在高处的这个少年所说之言。

 “本将乃大周天子麾下,行军元帅杨素!”

 “吾皇怜惜同胞,所言句句属实,选择回家的,每人发一贯钱,愿意加入大周军队者亦可,本将一视同仁……”

 “当然,若是有人心存异志,那就休怪不念同胞之情,一律格杀勿论!”

 杨素接过宇文元手中的喇叭筒,如是说道。

 “敢问将军,你们发的钱我等拿回去也使不了,要来何用?”

 “就是,陈朝根本就不认北朝的天元通宝!”

 人群中有胆大不怕死的,对于周军所说发钱一事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