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一鼓作气

 “元秀,该你了!”

 宇文衍将五位佞臣就地正法后,对着台下的陈叔宝笑着说道。

 陈叔宝起身走了出来。

 恭恭敬敬地跪下,献上皇帝玺印、符节,以及陈朝舆图。

 墨言接过这些代表陈朝王权的物件,交到宇文衍手上。

 小皇帝高举过头,四方示人。

 从法理上讲。

 南朝政权就此覆灭!

 此刻起。

 神州大地,南北分裂近三百年后重归一统。

 而后。

 陈叔宝又献上亲笔书写的数十道劝降书,为天下统一尽自己的最后一份力。

 这些劝降书将送往南方各州郡,说明陈朝已被一锅端了。

 让地方势力不要做无谓的反抗,就地投降。

 宇文衍同时下诏:

 命李药师领兵前往三吴。

 与陈兵吴地的于仲文一道接收江南地区。

 元威率军西去江州。

 与占据九江的王世积接手那片区域。

 命王鹰领军沿海路登陆闽地。

 来护儿率军至广州,接收岭南地区。

 屯兵中游的杨素率军取湘州。

 王轨、元胄接受周罗睺投降后,带人沿江直下,到建康城。

 周军开始接收陈朝旧地。

 ……

 大军全面接手陈朝都城后。

 逐步放开全城戒严。

 秦淮河畔的上百个大小市廛陆续复市,百姓生活开始恢复正常。

 陈朝文武百官的家宅、田产也在井然有序地登记造册。

 这些官员的财产肯定是要收缴充公,重新分配。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名下的大量土地,以及豢养的私奴部曲,荫户。

 从陈朝的在册户籍来看,只有五十万户,区区两百万余人口。

 宇文衍很清楚,这绝对不是陈朝的真实人口数量。

 门阀士族以及地方豪强名下,存在大量不向朝廷租调纳税的荫户佃农和私奴家丁。

 “陛下,南方错综复杂的各方势力该如何处置?”

 示威仪式过后。

 随行官员以及即将奔赴各地的王鹰等将领齐聚德政殿。

 拿下城建康。

 统一指日可待。

 郧孝宽的心情那是无比地畅快,看小皇帝的眼神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接下来。

 考虑的就是治理问题。

 毕竟南北分离近三百年,方方面面都是有差异的。

 他和政事堂的其他几位大佬,以前也讨论过统一后的治理议题,

 并提出了一些谏言。

 但最终还要看宇文衍的意见。

 基调怎么定?

 尺度该怎么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