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崛起:杨坚你休想篡朕的皇位飘落的记忆
第445章 冬小麦试种成功(第3页)
冬小麦试种成功,以后一块田地能种植两茬作物。
麦子收割后,可接着种植大豆。
将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收成。
豆子富含蛋白质,可做豆饭,还能磨豆浆,做成豆腐,豆皮等豆制品。
是粟、麦、稻等主粮之外,极其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
返回皇宫。
小皇帝就让宇文衎,宇文术,萧瑀三人前往“金鳞院”接受劳动改造。
和那里的孩子同吃同住,一起下地割麦,翻地,种豆。
这是宇文衍要求他们每年必须完成的一件事情。
持续时间一般是一个月。
这样的田间劳作,磨练心性,体会农人艰辛,对三人的成长是很有用的。
至少宇文衍心里这么认为。
三人如今十三岁,虽不能完全理解小皇帝的一片苦心,却也不敢不从。
他们可是宇文衍的小迷弟。
不仅慑于其帝王之威,更是折服他精湛的武艺,以及小皇帝自认为的人格魅力。
“小言子。”
“给贾仲明传话,详细统计冬小麦的亩产量。”
“做好麦种的筛选、存储,今年秋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宇文衍打量着手上的一把麦穗,剥了几粒放到嘴里,一边对墨言说道。
“是,陛下!”
墨言随即出了大殿,让通传舍人出宫传达皇帝口谕。
这几年。
农学馆在贾仲明的带领下,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包括农具创新,改进垄耕种植法,沤肥之术,病虫害防治,种子培育,果树嫁接,牲畜、水产养殖,农产品加工,饲料研制等方面。
作为馆主,贾仲明和算术馆的甄族,天文地理馆的刘焯,都给封了个朝散大夫的闲职。
当初,小皇帝从民间招募的这些行业兴趣爱好者,已经帮他实现了众多心中设想的事情。
比如天元数字、天元字母的普及,珠算,编纂算经,拼音,大周字典,过洋牵星术,经纬坐标等等。
每一桩。
每一件。
放在当下,都是划时代的存在。
而且。
这些新生事物,正悄然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天下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