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姐弟重逢(第3页)

“镇北大将军”的封册,以及虎符铜印,进一步表明了东突厥臣服中原王朝的关系。

既然处罗侯主动归附,求之不得的宇文衍肯定要好好利用起来。

在此之前。

宇文衍派出了一支大漠考古队,以及数百工匠。

目的就是为了找寻华夏先人远征大漠时留下的遗迹。

考古队中包含了数十名“天文地理馆”的成员,将对这些遗迹以及一些地标进行经纬测绘。

而那些工匠,则要在燕然山和狼居胥山之上修建道观和寺庙。

竣工后,朝廷将指派道人和真正修佛的僧众前往传法。

这是宇文衍针对突厥进行思想干预的一次大胆尝试。

一旦成功。

中原王朝面对北境游牧势力的威胁或许从此消失。

在这之前,宇文衍大力发展两国贸易。

并建成居延、朔方、五原、云中,大境门五座边城,进一步加强双方贸易往来。

同时。

在突厥王庭,以及各部汗帐设立“孔子书院”,

教授突厥孩子学习汉字和中原官话。

对于出类拔萃的好苗子,可破格进入长安国子监学习。

编纂《突厥史》,并派遣记事为各部所用,记录大情小事,以作史料。

鼓励通婚,不论贵族还是普通商贾,通婚双方都能获得一定的商税减免额度。

宇文衍这是从方方面面加强华夏文明对突厥影响,增进双方的文化、生活交流。

自从双方和亲,这四五年以来,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效。

如此持续下去,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必将无法阻挡。

突厥迟早成为华夏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按照传统的羁縻之策。

内附的西域诸国、东突厥、以及东北四部的疆土,名义上已经是中原王朝的领土了。

但宇文衍心里很清楚,这样的归属根本名不副实,一点都不牢靠。

哪天中原王朝势弱,这些土地上的势力肯定会纷纷自立。

马上就不认自己人了,甚至成为落井下石的敌对势力。

因而,

他不会满足于当下这种虚于表面的“天下大统”。

路漫漫其修远兮,

还需东南西北而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