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柬郡(第3页)

要是放在以前,大家或许不会有多大感觉。

不就是拿下一处蛮夷之地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但是。

自从知道那里是一处堪比江南的农耕之地后,大家再也不淡定了。

对于以农业立国的华夏民族来说,那就是流光溢彩的宝地啊。

“诸卿,此地纳入华夏版图,大家议议该如何治理?”

宇文衍叫大家来,主要就是商讨治理之策。

“派兵常驻,屯田守土,保卫边防。”

“设置郡县,派遣流官,均田开荒,大力推行农业生产。”

“建立官学,宣扬华夏文化,教化土人。”

“移民,大量移民……”

“建设港口,发展商贸。”

……

王轨,乐运,宇文善,宇文贞,于翼等人纷纷谏言。

从皇帝经营辽西、辽东,交趾等地,众臣也是倍受影响。

对于宇文衍推行的教化之道深有感触。

皇帝频频颔首。

见大佬们在他的感染下,治国理念愈加契合,很是欣慰。

“既然如此,那便让滕王驻兵一万,以防真腊新王反复无常。”

大周势力扩展至澜沧江三角洲后,边防也相应南移了。

整个交趾郡西面是原始森林密布的长山山脉,东部是南海。

北接桂林郡,南抵澜沧江三角洲。

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易守难攻。

如此,边防军就可抽调出来。

“陛下,那在三角洲是设郡呢,还是设县,隶属交趾郡?”

毕王宇文贤看着舆图,问了一句。

“另设一郡,就叫柬郡!”

“至于下面设县事宜,由滕王按实际情况决断,上报朝廷即可。”

众臣不清楚皇帝为何取“柬郡”这个名,但也没有多问。

反正就是个名号,只要是华夏疆域,叫什么都无所谓。

“吏部安排好一应官员,尽快赴任,协助滕王把地方官府架构建立起来。”

“有关移民一事,我朝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制度,按律执行便是。”

“臣等遵命!”

宇文衍最终拍板,推动一应决策尽快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