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正所谓乐极生悲(第3页)

 不知是因为紧张还是不熟,蓝袍少年弹错了两个音,元盛井胜出得很容易。

 等到第二场时,考官给出的残卷是《风月吟》。

 这首曲谱只有上半阙,下半阕失传已久。

 而且它的上半阙是极致的欢快、轻盈,是那种听了就让人忍不住唇角上扬的喜悦。

 也正是因此,想要给它补齐下半阕难度便极高。

 考官出完题目后,便点上了一炷香,上午胜出的五人,需在这一炷香内能想到如何接下半阕。

 元盛井听完上半阕后,便已经有了想法。

 他垂眸沉思了一会儿后,便第一个坐到琴桌旁。

 众人没想到第一个上前的竟然会是元盛井,一个个都伸长脖子,竖起耳朵来围观。

 先是将上半阙弹了一遍,才继续弹奏自己所谱的下半阕。

 正所谓乐极生悲,大喜过后接大悲最为合适。

 但‘悲’也分很多种,要接得住前面那极致的欢喜,就必须用最极致的悲伤。

 人生四大喜为: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人生四大悲为:少年丧父母,中年丧配偶,老年丧独子,少子无良师。

 可究竟哪一种‘悲’才是最极致的呢?

 元盛井在弹上半阙时,脑海里想的是洞房花烛夜,所以从他指尖流出的上半阙,在欢快中又多了几分缠绵味道。

 但到了下半阕,乐声急转直下,变成了孤寂、落寞,让听闻此曲的人感觉心口好似被人掏空,不禁泪湿衣襟,无法自控。

 直至元盛井的最后一个音落下,众人还久久无法自拔。

 许久,才有人回过神,情不自禁地为元盛井鼓掌喝彩。

 元盛井这才起身,朝考官们行了一礼。

 有了他这样大慈大悲的极致拉扯,之后几位学子所弹的下半阕,皆无法超越元盛井的。

 这第二场,元盛井已然胜券在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