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3(第2页)

 “君防臣,臣不信君,道德崩塌下,人人自危,哪有心思治理国家?”

 朱棣点点头,随后看向自己的臣子。又看了看眼前的好孙儿。

 他也想到自己同样是篡位,也曾施过血腥手段,内心中不由得有了一丝后怕。

 因为天幕曾说过,眼前的朱瞻基继位后,自己的二儿子也发动了谋反。

 “新建的学堂日后要加强道德方面的教育,国家再怎么变革,传统文化不能丢。”

 “另外,儒家学说要重新编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此事先不声张,秘密编撰。”

 朱棣看向大臣们说道。他也意识到了思想上的改造要从小培养。

 天幕继续播放。

 “从晋开始就一路杀杀杀,整个中原都成了原始野蛮人的天下,致汉民族差点灭亡,汉文化出现断层。这乱局一直到大隋出现才得以终结。”

 “杨坚立隋后,恢复汉名,推行汉化,重建华夏文化和礼仪。这才让我华夏文明得以延续。”

 “所以这也能看出汉武帝为何能称千古一帝,是他推行儒家礼仪,搭建了延续后世2000年的王朝框架。”

 “虽说儒家禁锢了思想,但其礼仪教化却是让华夏能有一个安稳的秩序,秩序代表着生存和发展。”

 “破坏秩序则退回到野蛮时代,所有人都朝不保夕,战战兢兢,着实可悲可叹。”

 “所以即便是历史发展到我们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华夏仍然在倡导传统文化,仍然在践行那些自古以来就流传的忠孝礼义信。”

 大汉时空节点。

 长安未央宫。

 刘彻又是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本来看到光武帝留下洛水之誓的美谈后,他都有些开心。

 毕竟都是他老刘家的子孙。想不到,出来个司马懿竟然做出如此人神共愤之事。

 刘彻推行儒家学说治国,数次召见董仲舒对策,无非就是要给这个国家定下一个治国的框架。

 此时看来这个框架被这司马懿的背信弃义全给毁了。叫他如何不怒。

 更可恨的是后面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