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钱学森6(第3页)

 

赵普同样的心生钦佩。

 

“终于回来了,华夏的天空也因此没有了阴霾笼罩。”

 

刘熙古记得天幕之前说过,那个时候华夏是被鹰酱和老苏进行过核讹诈跟核威慑。

 

“说得好,凭什么外国人能搞,咱华夏就不能?要说真的搞了,咱华夏还要比外国人搞得更好。”

 

看到钱学森慷慨激昂的话后,赵普也是豪气丛生。

 

而事实上就是华夏比外国人搞得都要好。而且不止是导弹,其他高科技同样如此。

 

天幕刚刚才播放过那么多的高科技研究,华夏无一不是搞成了世界顶尖。

 

“从这话咱们也能看出来,华夏民族比任何种族都要优秀,我们只要想搞,就肯定能搞成最顶尖。”

 

赵匡胤也被钱学森的话触动了,同时他也对如今大宋的科研工作充满了期待。

 

他相信这期天幕过后,大宋的研究人员必定也会对未来的事业充满热情和信心。

 

“该学习的还是要学习。像咱们军队也该要组织大范围的学习。毕竟新的战法,新的武器出现,以往的经验都会随之改变。”

 

曹彬看到后世那些高级将领都要听钱学森讲课后,也是意识到军队的思想也要随着时代变化而做出应对。

 

“火箭军吗?或者说导弹部队吧。这些也是后世那些高级将领都没有接触过的东西,毕竟那时候华夏还没有导弹。所以他们也需要学习。”

 

赵匡胤很赞同曹彬的话,没看到后世这么多将领都在学习,大宋这些个拿着破铜烂铁的军队岂能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

 

“郭永怀同样也是留学回来的啊。他和钱学森一起提出的建造风洞。”

 

赵普记得讲风洞那一期视频提到过郭永怀,估计这也是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家。

 

“动作真快,或许接到钱学森的信,他就准备回国了,回来后立马就投入了科研工作。”

 

卢多逊也记起了这个名字,风洞的重要性不用多说。

 

导弹火箭想飞起来,飞得更远,就必须要有风洞的实验数据。

 

卢多逊此时更多的是对郭永怀和钱学森这些科学家急着建设祖国的心情而感慨。

 

“能有这样的科学家存在,华夏何愁不兴啊。”

 

赵匡胤同样的对他们充满了敬佩。

 

一个国家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来参与建设,也正是他们的付出才能撑起国家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