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钱学森7(第3页)

 

嬴政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看着天幕上的火箭升空,内心里凝聚了一股激动之情,

 

“时隔60年,火箭军终于由黑板上的设想而成为了真实存在的一个军种。有他们在,任何时候华夏都能有后手。这才是民族生存的最后底牌。”

 

屠睢身为军人,立刻就知道这个军种就是战略部队。可以不出手,但不能没有。

 

天幕继续播放。

 

“风起于青萍之末,早在1935年7月,《浙江青年》上就刊登了一则满是化学方程式晦涩难懂的文章,作者是24岁的钱学森,文章的标题——火箭。”

 

“火箭一文的开头,钱学森写到:我们在交通器具上的发展由一天走不到60里的牛马车,到一小时飞奔200多里的流线型火车。”

 

“我们由撸摇的船只发展到化学动力的邮轮。现在是天空的时代。”

 

“杜格拉斯飞机可以一小时飞行600里,所以人们喊出我们征服天空了。”

 

“但是,月球和蓝星的距离呢?火星和蓝星的距离呢?太阳和蓝星的距离呢?”

 

“钱学森用散文的方式抒发着对科学的狂想,在文章的最后,钱学森阐述了火箭为什么能升空,不同的燃料有什么区别,火箭应该是什么结构,以及研究人员该如何着手,做什么工作。”

 

“此时再回头看钱学森去留学后写下的学术研究,《火箭发动机的理想循环》,《发动机燃烧室的温度计算》,《火箭的理想效率的计算》,《比热为常数的推力公式》,《通过连续脉冲推进的探空火箭飞行分析》,《有攻角旋转体的超声速绕流》,《可压缩流体的二维亚声速流动》,《喷气推进》,《工程控制论》。”

 

“1935年后未来的20年将发生的一切,都已经在火箭这篇文章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