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钱学森8(第2页)

 

李善长对钱学森的毅力深感佩服,这种不忘初心的品行正是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

 

“所以,而后的二十年里,他才能做出这么多关于火箭的研究,这些无一不是对天空的狂想。华夏真的何其有幸,能有钱学森这样的科学巨匠。”

 

朱元璋看着钱学森一连串的学术研究,不禁感慨万千。

 

他觉得已经无法再用言语去形容这样一个伟大的人。

 

天幕继续播放。

 

“他在鹰酱的时候,曾经在黑板上花了一条沿着地平线的曲线,曲线左侧是纽约,右侧是巴黎。”

 

“这条被称为钱学森弹道的曲线,连接的是他乡到故乡的距离。”

 

“它不仅是一枚火箭进入大气层后的滑翔变轨飞行,它不仅造就了使命必达的东风快递,它飞越的起点是大半个世纪前钱学森的初心,当然,还有一代代国人的初心。”

 

“火箭的起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华夏大地,那是火药。”

 

“钱学森在一次讲课时很骄傲的对学生说:最早发明导弹的国家可以说是我们华夏。因为华夏最先发明了火药,把导弹送上天的技术就起源于华夏的鞭炮二踢脚。”

 

“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升空的火箭早已沉淀千年。公元1000年,北宋唐福应用火箭原理制成了战争武器。”

 

“它不同于弓弩,它的动力来源于燃烧的火药。16世纪,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曾使用重两公斤,能远射300步的火箭。”

 

“火器开始被广泛运用于军事,人们甚至发明了火龙出水和飞空砂筒。”

 

“根据《火龙经》和《武备志》记载,火龙出水是一种运载火箭加作战火箭的二级火箭。”

 

“飞空砂筒是运载火箭加返回式火箭的二级火箭。”

 

大汉时空节点。

 

长安未央宫。

 

“这么多的学术着作,竟然都是关于火箭的研究,可想而知这东西复杂到了何种程度。”

 

刘彻突然感觉有些意兴阑珊,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怕是看不到大汉的火箭升空了。

 

随后又想即便是在后世,又有几个国家能发射火箭,能制造洲际导弹?

 

这么一想后,他自己都笑了,大汉才走几年路?自己就失心疯的想看火箭。

 

“所有的复杂应用都是源自最基础的理论,如今咱们对正大力的研究发展基础理论,日后自然有能人会融会贯通,实现这些遥不可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