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ai人工智能2(第2页)

 

他是想到了大明在没有进行工业化的时候,是很难制作出这样的器械。

 

而如今想要照着这个结构复制出步进计算器应该是不难的。

 

“咱们其实以前也能制作出来,缺的是有这些天才想法的人。”

 

朱标想到了症结所在,心里也是庆幸天幕突然出现,这像是当头一棒,将大明唤醒。

 

“看来所有的机械还都是为方便计算而发明创造的,由此可见咱们也会面对庞大的计算量。”

 

胡惟庸从目前的情况来分析,已经是清楚大明对大量快速计算的工具需求是一日比一日强烈。

 

疆域的扩张,人口的暴增,各种统计数据都是要为其后的政策给予数据支持。所以大量的数学问题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

 

“确实如此,像后世的计算机,咱们不要妄想拥有,但这些计算工具咱们是可以研究制造的。”

 

薛祥身为工部尚书,自然清楚大明目前的制造能力,所以他也有信心能将天幕上的计算工具复刻出来。

 

“电脑程序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对此没有一点概念。

 

“或许是计算机需要正常运行,就需要有一个框架指引,它不是人脑,需要人赋予它一个规则或者说一个运行逻辑吧。”

 

朱标也只能根据自己的猜测给出一个解释,虽然没有见过计算机,但被天幕熏陶那么久,脑子也变得更加的灵活。

 

“所以人工智能就是给计算机赋予了像人一样的功能,他能自己给自己一个运行的逻辑?”

 

胡惟庸脑洞大开,自己都觉得这个想法太夸张了,难不成机器真的能有智慧?

 

“说到人口普查,咱们的统计同样是比较头疼的问题。”

 

朱元璋皱起了眉头。

 

人口普查确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关系着朝廷很多政策的实行。

 

层层上报的户籍人数也有虚假,特别是现在涉及到了一些农村的财政补贴问题,水分肯定是有的。

 

而通过土地和粮食消耗等等计算也是不准确。

 

“鹰酱发明的这个打孔卡片制表机看来不是短时间能弄出来的。这是电力驱动的。而且看起来也很复杂。”

 

李善长见到朱元璋的表情就知道他的意思。

 

“看来这些发明都是因为需求而诞生的,咱们研究院是不是也可以根据需求来制定一些研究方向?”

 

朱标见到行行业业的发展催生了很多计算器后,不禁想到这也是推动工业化进程的一些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