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洛水花船

 盛唐时期大臣们对于皇帝都是有限责任,而非后世之人所坚持的无限责任。 

 尤其在忠君爱国的思想上,盛唐时期的汉家儿郎有着清晰认识,这点可比往后千年都要更加进步。 

 在历史上唐肃宗李亨初步收回两京之后,他想要杀光所有投敌大臣,宰相李岘极力反对严惩投靠安禄山的大臣们。 

 宰相李岘乃是李唐皇族,他的祖父还是吴王李恪,只用十六个字就把唐肃宗李亨怼回去。 

 二京全陷,万乘南巡,各顾其生,衣冠荡覆。 

 这话意思就是皇帝本人都没有死社稷,你们父子两人丢下朝臣先行跑路,还有什么脸面要求大臣死节? 

 最后唐肃宗李亨只能选择流放那些投敌大臣。 

 尤其对于御史中丞卢奕的谥号之争最为激烈。 

 卢奕在安史之乱时以留守洛阳,最终被俘不屈而死,大部分人认为他就是脑子有病,洛阳沦陷这是封常清的责任,你完全没有以身殉城的必要,结果自己不走死在洛阳,这有什么可值得褒奖的? 

 由此可见,大部分人对于盲目愚忠的做法都是嗤之以鼻。 

 也有一部分人为他打抱不平,例如博士独孤及则是强烈反驳这种观点,他认为大臣们人人都是这种思想,那么皇帝岂不是没有忠臣可用? 

 北宋时期的宰相司马光对此不禁发出感叹:“何为善者之不幸而为恶者之幸,朝廷待忠义之薄而保奸邪之厚邪?” 

 在司马光眼里投敌大臣都是奸贼,为人臣子皆从忠义,岂能因为天子昏庸无道而不死节? 

 司马光之所以发出如此感叹,那是因为唐宋两代的大臣阶层早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世家大族和勋爵贵族在宋朝基本消失,社会结构开始原子化,只有一群在意识形态上偏向要求士大夫对皇帝负有无限责任。 

 说句难听的就是全民洗脑,无论皇帝做错什么,大臣们都要无条件奉献和歌功颂德,谁敢反对就是奸贼异端。 

 什么? 

 你在怀疑皇帝做错事情? 

 你敢怀疑皇帝做错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