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社会分工和整肃吏治(第3页)

 洛阳百姓明显都能感觉到生产力所带来的巨大变化,各种各样的生活铁具在民间普及开来,例如铁锅、铁炉、铁壶等铁制器具。 

 大夏帝国的生产力已经飙升到两宋时期,百姓们的生活水平基本恢复到开元盛世。 

 这些都要归功宰相们整肃吏治,治国有方,大力打击贪官污吏的腐败行为。 

 治国不仅需要具备强大力量,更必须要仰仗清明吏治,官吏要有为民办事的心,不然在这过程很容易滋生懒政懈怠或者贪污腐败,那么政令再好也无法推行下去。 

 古往今来阳奉阴违实在太多,贪官污吏根本不用跟你明面对抗,朝廷政令全部照办,但是故意层层加码执行歪,搞得所有百姓怨声载道,逼你自行终止,最后黑锅还要自己来背。 

 最典型例子就是领导早上八点要来学校视察,校长就会要求老师们七点做好准备,老师们便会要求所有学生六点到操场集合,学生们就要凌晨五点起床吃饭准时到校,父母们更要半夜四点起来做饭,闹到最后领导在背地里会成为众矢之的。 

 从这里就能看出清明高效的工作效率恰恰是最难的,这种情况只有王朝初期才能做到吏治清明。 

 开国皇帝和开国功臣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江山社稷,他们自然不会懒政懈怠,更不允许贪官污吏阳奉阴违,毕竟大不了全部杀光再换一批,再难也不会难过再打一次天下。 

 待到开国皇帝和开国功臣相继去世以后,只要遇到一个无能皇帝,贪官污吏便会借机形成利益集团,届时牵一发而动全身,再也难以铲除他们。 

 要是王朝初期还做不到清明吏治,到处充斥着贪污腐化,那么这个王朝肯定国祚不长,西晋便是典型例子之一。 

 因为西晋开国之初就跟王朝末期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内部才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