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汉贵胡贱(第2页)

 他们三人攻打沙陀国立下不小功劳,故而得到范希朝的亲自举荐。

 殷琅嬛在王宫中召见李奉国、李光颜、李光进。

 “参见公主殿下!”

 “参见公主殿下!”

 “参见公主殿下!”

 他们三人恭恭敬敬朝着殷琅嬛弯腰行礼。

 “三位将军不必多礼!”

 殷琅嬛端坐在软榻上,她仔细观察着眼前这三人。

 他们身高六尺有余,魁梧的身躯与坚定的眼神让人敬畏三分,一看就知乃是久经沙场的虎将。

 “本公主听闻三位将军皆为蕃将?可我怎么觉得不像啊,不知道还以为你们都是我汉家儿郎!”

 殷琅嬛一脸疑惑询问道。

 李奉国郑重其事解释道:“启禀公主,我等本为稽胡阿跌氏人,早在大唐朝廷的贞观初年便迁居河曲之地,如今算来已经过去上百年,并且还跟汉人互相通婚,故而外貌模样基本跟汉人没有多大区别。”

 阿跌氏属于南单于左厢十二姓,其首领“阿跌贺之”在贞观初年内迁归附大唐朝廷,唐太宗李世民授予他鸡田州刺史之职,后因功赐姓为李。

 虽然李奉国只是稽胡阿跌氏人,但李光颜和李光进兄弟两人可是阿跌贺之的后代子孙,出身将门,擅长骑射,在文化上和语言上全部汉化,故而外表看上去基本跟汉人没有多大区别。

 值得一提,李奉国原本姓名叫做“舍利葛旃”,他还是李光颜和李光进兄弟两人的姐夫。

 殷琅嬛对于这些汉化胡人一律视为汉家儿郎,她的脸上露出微笑道:“那你们从今天开始便是汉人,自古以来汉贵胡贱,也许你们祖上本来就是汉人。”

 “这几千年生存下来的人,难道没有三王五帝的后裔吗?只因官籍没能录入所有人的姓名,加之天灾人祸爆发战争,牒谱遗失,故而千百年后谁还记得先祖出自何处?”

 在华夷之辨的认知里并不讲究血统论,更多还是强调文化语言乃至衣冠服饰,反正大家都是黄种人,又是同样说着汉语,谁也不知道你是汉化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