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拆分西州(第3页)

 塞州节度使下辖二十一个营,统辖镇兵三万人,战马三万匹。

 渤州节度使下辖三十六个营,统辖镇兵五万人,战马三万匹。

 辽州节度使下辖三十六个营,统辖镇兵五万人,战马三万匹。

 平州节度使下辖三十六个营,统辖镇兵五万人,战马两万匹。

 东州节度使下辖七十二个营,统辖镇兵十万人,战马三万匹。

 雍州节度使下辖三十六个营,统辖镇兵五万人,战马三万匹。

 凉州节度使下辖七十二个营,统辖镇兵十万人,战马五万匹。

 蒙州节度使下辖一十四个营,统辖镇兵两万人,战马两万匹。

 安州节度使下辖二十一个营,统辖镇兵三万人,战马三万匹。

 西州节度使下辖五十八个营,统辖镇兵八万人,战马三万匹。

 宛州节度使下辖三十六个营,统辖镇兵五万人,战马三万匹。

 康州节度使下辖一十四个营,统辖镇兵两万人,战马两万匹。

 殷天骄为了能够有效控制广大疆域,他只能延续藩镇制度,这样才能以最低代价养最多兵马。

 现在节度使只保留着领兵打仗的最高权力,再也无法像大唐朝廷那样,上马管军,下马管民,集军民财三政于一身。

 诸如支度使、营田使、转运使、水运使、盐池使、盐铁使等众多官职皆由朝廷另外委派,这些官员负责保障藩镇军队的后勤。

 虽然大夏朝廷允许节度使们不必请示便宜行事,但是旌节保管在两名监军手上,主帅只有外出打仗之时才能领取。

 每位节度使都会配备两名监军,他们并不参与任何军务,平时只需负责保管旌节,战时则是随军出征记录过程,同时秘密监视主帅的一举一动,并把这些消息汇给朝廷和皇帝。

 大夏朝廷的节度使们最多只能执掌一个藩镇,不会像大唐王朝一人身兼两个藩镇或者三个藩镇,更别说像盛唐名将王忠嗣那样兼任四个藩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