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讨伐吐蕃(上)(第2页)

 “由于吐蕃据守在堪称天堑的高原上,面对任何国家而无后顾之忧,因此可以毫无顾忌向外输出战争,借此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和国家利益,而这就是吐蕃人扩张的底气之一。”

 “昔日唐蕃两国在河陇之地迎头相撞,开启长达一百余年的惨烈国战,这种战争不再以一城一地之得失,更不以一朝一夕之荣辱来考量,而是开始比拼国家的战略纵深、军队实力和动员能力。”

 “我朝无论如何都不能陷入这种战争,最好办法还是防微杜渐,从根源上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而这才是长治久安之计,这样凉州地区也可以不用常年保持着庞大军备。”

 殷天骄内心对此并不赞同,他摇了摇头反对道:“父亲,这问题根本无解,你又不是不知道中原军队只要上了高原就会头晕目眩,待得越久越是严重,就连移民戍边都是难以做到,又哪里有能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天骄,这你就孤陋寡闻啦!”

 殷无咎自信满满说道:“为父刚好就有办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且也不必征调中原地区的汉人军队讨伐吐蕃,莫非你忘记安州军了吗?安州节度使徐舍人执掌三万骑兵,他们都是从吐蕃归降而来,天生适应高原环境。”

 “父亲,能否告诉我您的方略?”

 殷天骄还是觉得不太靠谱,他想要具体听听殷无咎的战略计划。

 殷无咎立刻把战略计划娓娓道来。

 昔日殷无咎为了能让佛教文化从此扎根在青藏高原,以免日后再次出现吐蕃王朝这样的高原帝国,于是派遣三千僧人抄录佛经带往逻些城。

 大量高僧纷纷在青藏高原弘扬佛法,佛教文化早已深深烙印在吐蕃人的精神世界。

 佛教文化讲求无上菩提心,讲究参悟与修行,而这刚好能够吸引大量青年丁壮出家为僧,这样带来的后果便是生育率与劳动力的下降,就连反抗意识也会跟着泯灭。

 最主要的是,地球温暖期已经正式宣告结束。

 如今地球逐渐开始进入小冰河期,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国率先遭殃,河谷地区的良田逐渐变得无法耕种,山地草场化作高原冻土,真可谓是成也气候败也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