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赛德汗的忏悔,嘉靖:朕欲建立真武殿(第3页)

 嘉靖刚开始听到这话,心中多少有些不舒服,但一想到唐太宗有魏征才能一直保持清明,自己身边也需要这么一个诤臣,于是收起了不悦的神情。

 “文爱卿说得对,朕还年轻,大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朕不能就此自满。”

 “陛下圣明!”

 一直没说话的杨慎此时终于说话了。

 “陛下圣明!”

 文武百官纷纷附和。

 “朕欲建立真武殿,将我大明的肱股之臣的牌位都放入其中,以供后人瞻仰,诸位以为如何?”

 嘉靖看着文武百官,问道。

 “陛下,此举甚妥,想当初唐太宗建立凌烟阁,就是为了封赏有功之臣,当初的光武帝,也设立了云台二十八将,一旦进入其中,便可以青史留名。”

 杨一清听到这话,瞬间兴奋了起来,他拖着迟迟不退休,不就是等这一天吗?一旦真武殿建立,他作为内阁首辅,肯定是要位列其中的,至于排名,周楚肯定是排在他前面的,甚至是排在第一的,周楚对大明的贡献,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那他这个内阁首辅,这两年也算是勤勤恳恳,将大明的事务处理的有条不紊,而且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位列前十没什么问题吧?

 杨一清倒也有自知之明,没有奢求前五,毕竟他自己的能力和本事他也很清楚,再加上之前摆烂了那么久,真能谈得上贡献的,也就这两年。

 对于嘉靖建立真武殿,如果说谁最赞成,不是周楚,而是杨一清和王宪这些人,因为他们可以在这个年纪乘上末班车,这让他们无比惊喜,甚至无比急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陛下英明。”

 王宪想说的话都被杨一清说了,只能说陛下英明了。

 “陛下,建立真武殿,空耗财力,却没什么实际意义,还望陛下三思。”

 六科的一个官员很是头铁,出来反驳道。

 他这话刚一出口,文武百官纷纷看向了他,如果眼神能杀死一个人的话,这人恐怕已经被凌迟了。

 这让其他想要站出来反驳的六科官员吓得缩了缩头。

 他们是头铁,但不是没眼色,倘若朝中的意见分为两派,他们可以支持一派,反驳一派,但显然,现在朝中的文武百官的意见出奇的一致,大家都奢望着能进入真武殿,好青史留名,此时六科再站出来,那就不是头铁了,那是把所有人都得罪光,包括皇帝。

 这种事他们是不会做的。

 “衡器,你觉得呢?”

 嘉靖看着周楚,问道。

 “臣以为建立真武殿是很有必要的,不过真武殿的牌位倒也不用直接固定,毕竟陛下还年轻,大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以后还会有很多人为大明建功立业,可以根据情况,酌情加减。”

 周楚说道。

 嘉靖听到这话,点了点头。

 “衡器此言,很是妥当,诸位现在进不了真武殿的,也不用着急,以后有的是机会,进去了的,也不能想着躺在功劳簿上,以后也可能被其他人挤出来。”

 嘉靖的话,让杨一清和王宪心中一紧,生出了一种紧迫感,特别是杨一清,他觉得自己或许还可以再晚几年致仕,为大明鞠躬尽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被其他人挤出真武殿。

 王宪更是如此,单论对大明的贡献,他和杨一清比都差了不少,如今或许可以进真武殿,但他清楚,倘若自己就这样的话,被挤出去是迟早的事。

 大明正在飞速发展和扩张,他们都很清楚,将来大明会涌现出一个个功臣良将。

 比如此次被大加封赏的胡汝贞和赵孟静,据说此次攻打叶尔羌,全是这两人的功劳,他们二人带着轻骑兵,仅仅七八天,就打到了叶尔羌的都城。

喜欢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请大家收藏:()大明:从书童到最强锦衣卫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