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边境风云
刘强中如往常一样,精神饱满地走进办公室。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整洁的办公桌上。秘书梅霞丽紧随其后,将一份文件夹轻轻放在桌上,轻声说道:“刘司长,刚刚收到的文件,里面有封举报信,您看看。”
刘强中微微点头,目光落在文件夹上。他放下手中的茶杯,缓缓打开文件夹,抽出那封举报信。信的纸张有些褶皱,字迹略显潦草,内容却十分醒目:“尊敬的税务部门领导,我要举报云南的宏胜水果加工企业。这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收入存在严重的偷税漏税行为。他们通过隐瞒实际销售额、伪造账目等手段,逃避缴纳大量税款,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严肃查处,维护税收公平。”
刘强中眉头微皱,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偷税漏税行为严重损害国家利益,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绝不能姑息。他仔细查看举报信,试图从中获取更多线索,然而信中并没有提供具体的证据和举报人联系方式。
“梅秘书,通知小组开会,讨论这封举报信。”刘强中果断地说道。
不一会儿,税务小组的成员们陆续走进会议室。刘强中坐在会议桌首位,将举报信的内容简要说明后,目光扫视众人:“大家谈谈看法,针对这封举报信,我们该如何展开调查?”
年轻的税务员小李率先发言:“刘司长,既然收到举报,我们肯定得去云南实地调查。不过这封信没有具体证据,调查难度不小。”
经验丰富的老张接过话:“没错,不能仅凭一封举报信就轻易下结论。我们得先收集宏胜水果加工企业的基础资料,包括企业注册信息、经营范围、纳税申报记录等,看看是否有异常迹象。”
刘强中点头表示认同:“老张说得对。我们要谨慎对待每一个举报线索,在调查过程中做到有理有据。小李,你负责收集宏胜企业的相关资料,越快越好。”
小李点头领命。
“另外,我们还得想办法联系举报人。虽然信中没有留下联系方式,但也许能从邮戳或者信件来源找到突破口。小王,这件事交给你。”刘强中继续安排任务。
小王应道:“好的,刘司长。”
会后,大家迅速行动起来。小李通过税务系统和工商登记信息,收集到宏胜水果加工企业的大量资料。该企业成立于五年前,主要从事水果加工和销售业务,产品涵盖各类水果罐头、果脯等,在当地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从纳税申报记录来看,企业的纳税情况看似正常,但小李不敢掉以轻心,仔细比对各项数据。
小王则围绕举报信的邮戳展开调查。经过一番周折,他发现信件是从云南当地的一个邮局寄出的。他前往邮局,向工作人员说明来意,调阅了当天的寄件记录。可惜的是,寄件人填写的信息并不完整,只留下一个模糊的地址。小王顺着地址查找,发现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但具体门牌号无法确定。尽管线索中断,但小王没有气馁,继续在小区周边打听消息。
与此同时,刘强中也在思考调查方向。他深知,对于这类涉嫌偷税漏税的企业,财务账目往往是关键。如果企业真的存在问题,账目中一定会留下蛛丝马迹。他决定带领一组人员前往云南,直接对宏胜水果加工企业进行实地检查。
经过几天的准备,刘强中一行踏上了前往云南的旅程。抵达云南后,他们第一时间与当地税务部门取得联系,说明来意。在当地税务部门的协助下,刘强中等人来到宏胜水果加工企业。
宏胜企业的负责人陈老板得知税务部门前来检查,显得有些紧张,但还是强装镇定地迎接了刘强中一行。“各位领导,我们企业一直都是依法纳税的,不知道这次检查是因为什么事?”陈老板笑着问道。
刘强中严肃地说:“陈老板,我们收到一些关于贵企业纳税情况的举报,所以过来核实一下。希望贵企业能够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
陈老板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恢复正常:“当然,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刘强中安排人员兵分两路,一路检查企业的财务账目,另一路实地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负责检查账目的税务员们仔细核对每一笔收支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然而,账目看起来十分规整,没有明显的漏洞。
实地查看生产经营情况的小组却有了意外发现。他们在企业的仓库中,发现了一批未记录在账的水果罐头。这些罐头包装精美,数量可观。仓库管理员面对询问,支支吾吾,无法给出合理的解释。
刘强中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找到陈老板,严肃质问:“陈老板,仓库里这批未入账的水果罐头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记录在企业的生产和销售账目里?”
陈老板额头上冒出冷汗,犹豫片刻后说:“这……这是我们之前的一批库存,准备处理掉的,所以没来得及入账。”
刘强中冷笑一声:“准备处理掉却不记录账目?陈老板,你这个解释恐怕难以服众。”
就在这时,小王那边传来好消息。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找到了举报人。举报人是宏胜企业的一名前员工,因为对企业的一些做法不满,所以选择匿名举报。举报人提供了一些关键证据,包括企业部分未申报收入的交易记录和内部账目资料。
有了这些证据,刘强中底气更足了。他再次找到陈老板,将证据摆在他面前:“陈老板,铁证如山,你还有什么可说的?”
陈老板见事情败露,瘫坐在椅子上,不得不承认企业确实存在偷税漏税行为。原来,宏胜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获取更多利润,通过隐瞒部分销售收入、伪造账目等手段,逃避缴纳税款。
刘强中严肃地说:“陈老板,偷税漏税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我们将依法对贵企业进行查处,补缴税款、滞纳金,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相应罚款。希望你能吸取教训,以后依法诚信经营。”
在宏胜水果加工企业偷税漏税案件紧锣密鼓的查处进程中,刘强中全身心地投入在工作里,一心只想让违法企业受到应有的惩处,维护税收的公正与法律的尊严。
一天傍晚,忙碌了一整天的刘强中刚回到临时住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屏幕上显示的是一个陌生号码,他稍作迟疑后,还是按下了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且带着几分威严的声音:“请问是刘强中先生吗?”刘强中回复道:“我是,您哪位?”对方接着说道:“我叫单德明,现任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想必你正在查办宏胜水果厂的案子吧,陈红明是我的堂弟。”
刘强中心中一紧,立刻意识到事情变得复杂起来。单德明继续说道:“小刘啊,我想问问你最近有没有空?我在昆明鼎盛国际大酒店包下了一个包厢,咱们一起吃个饭,好好聊聊。”刘强中沉默了片刻,脑海中迅速闪过各种念头。这明显是对方试图通过私人宴请的方式来影响案件的查处。
刘强中深吸一口气,坚定地说道:“单厅长,感谢您的邀请,但吃饭就不必了。我现在手头的工作非常繁忙,而且我必须按照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来处理宏胜水果厂的案件。”单德明在电话那头轻笑一声:“小刘啊,年轻人不要太死板嘛。大家出来工作,都是为了有个好前程。咱们吃个饭,交个朋友,以后说不定能互相照应。这案子嘛,其实也不是什么天大的事儿,稍微通融通融就过去了。”
刘强中皱起了眉头,严肃地回应:“单厅长,税收工作关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平,容不得半点马虎和通融。我作为一名税务工作者,肩负着维护税法尊严的责任。陈红明的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就必须接受法律的制裁,这是原则问题,我不能违背。”
单德明的语气变得有些不悦:“刘司长,你可要想清楚了。你在税务系统工作,以后的发展还长着呢。要是因为这点小事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对你可没什么好处。大家都是聪明人,做事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刘强中心中涌起一股怒火,但他还是强压着情绪,冷静地说:“单厅长,我很清楚自己的职责所在。我不会因为任何外部压力而放弃原则。如果因为坚持正义而面临所谓的‘后果’,我也绝不后悔。我希望您能理解,我们都应该遵守法律,而不是试图干扰执法。”
单德明见刘强中态度坚决,不再劝说,冷哼一声道:“好,很好。你别后悔你的决定。”说完便挂断了电话。刘强中放下电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知道,自己拒绝了这个邀请,可能会面临一些未知的压力和麻烦,但他更清楚,如果屈服于这种不正当的请托,将会违背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良心,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刘强中决定将这个电话的事情向上级领导汇报。他拨通了领导的电话,详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领导听完后,对刘强中坚定的立场表示赞赏,并鼓励他继续依法办案,不要受到外界干扰,组织会全力支持他。得到领导的支持,刘强中心中的底气更足了。
第二天,刘强中带领着调查小组继续投入到案件的查处工作中。他们加大了调查力度,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进一步的调查中,又发现了宏胜水果厂其他一些偷税漏税的线索,证据链更加完整。
随着调查的深入,陈红明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意识到自己的违法行为已经无法掩盖,主动找到刘强中,承认了所有的犯罪事实,并表示愿意积极配合补缴税款和接受处罚。刘强中严肃地对陈红明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希望你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以后做一个守法的经营者。”
在圆满完成宏胜水果加工企业偷税漏税案件的查处工作之后,刘强中与办案人员满怀成就感,踏上了返回北京办公室的归程。阳光洒在高速公路上,车辆轻快地行驶着,车窗外的风景如画卷般一一掠过。刘强中坐在车内,思绪却还沉浸在此次跌宕起伏的办案经历中。从最初接到那封神秘的举报信,到一步步抽丝剥茧揭开企业偷税漏税的真相,期间历经波折,如今终于尘埃落定,他感到如释重负,但同时也深知税收工作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永无止境。
当车辆缓缓驶入一处收费站时,原本顺畅的行程突然被打断。一位身着制服的收费站工作人员神色匆匆地走上前来,抬手示意车辆停下。他的眼神中透着一丝紧张与不安,目光在车内众人身上快速扫过,最后定格在刘强中身上,小心翼翼地问道:“请问是刘强中先生的车吗?”
刘强中微微皱眉,心中涌起一丝疑惑,点了点头,反问道:“怎么回事?”工作人员清了清嗓子,声音有些发颤地说道:“我们奉厅长单德明指示,早就在此恭候多时了。”话音未落,他便转身从身后同事的手中接过一个鼓鼓囊囊、装满现金的大塑料袋,不由分说地往刘强中的车子里塞。
刹那间,刘强中愣住了,大脑飞速运转,瞬间明白了这突如其来一幕背后的意图。他的脸色陡然一沉,眼神中闪过一丝愤怒,毫不犹豫地伸手制止工作人员的动作,语气严肃且坚决:“你们这是干什么?赶紧把东西拿回去!我不可能收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