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拒绝和亲


 马周目送桑布扎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如同春风拂过湖面,泛起层层细腻的涟漪,暗喜于自己的计策如同精心布局的棋局,正一步步走向预设的胜局。

 他转身,步伐中带着几分急切与坚定,直奔皇宫而去。

 来到宫中,马周未及喘息,便迫不及待地将整个经过全都禀告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听后,龙颜大悦,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对马周的智谋与胆识给予了高度评价,仿佛在这位年轻臣子身上看到了大唐未来的希望之光。

 次日清晨,朝霞满天,太极殿外一片庄严肃穆。

 百官列队,身着朝服,步伐整齐地步入大殿,静待圣裁。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龙袍加身,威严中不失仁厚,他的眼神深邃,看着下方行礼的众人。

 待群臣行礼完毕,李世民轻启朱唇,声音沉稳而有力:“诸位爱卿,吐蕃求娶我长乐公主之事,乃国之大事,关乎我朝与邻邦之关系,更关乎我大唐颜面与尊严,尔等以为,朕应如何答复?”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顿时静得连针落地的声音都能清晰可闻。

 收到吐蕃贿赂的王姓大臣率先打破沉默,他言辞恳切,认为和亲乃是化解干戈、促进和平的良策,一番话引得朝中部分官员点头称是,气氛一时之间显得有些微妙。

 然而,凌游却在一旁冷眼旁观,嘴角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深知此刻还不是自己出手的时机。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意见相左之际,长孙无忌挺身而出,他言辞犀利,直指和亲之弊,提出以宗室之女代嫁之策,一时之间,朝堂之上再次掀起了激烈的辩论。

 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如同两股洪流在激烈碰撞,激荡着每一个在场者的心弦。

 就在此时,李靖缓缓站起,他的声音虽不高亢,却如同洪钟大吕,振聋发聩。

 “陛下,微臣认为,和亲虽可暂缓边境压力,但并非长久之计,我大唐应加强军事力量,以武力扞卫国家尊严,臣不赞同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