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凌游的阳谋(第2页)
他连忙行礼,声音中带着一丝不解:“臣凌游参见陛下!”
李世民微微一笑,那笑容中既有对凌游的信任,又带着几分戏谑:“免礼吧,凌游你可知,朕为何今日召你前来?”
凌游心中一凛,面上却故作镇定:“回陛下,臣愚钝,实不知陛下所为何事,还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轻叹一声,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你这臭小子,倒是会装糊涂。这么快就忘了你当初在朕面前说的话了么?”
凌游闻言,想了又想,随即苦笑:“陛下,臣说的话多了,您这突然一问,臣一时真没想到,还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端坐于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又不失温和:
“你小子当初信誓旦旦,说有办法不兴兵戈便能解决吐蕃之患,这才过了多久,就抛诸脑后了?”他的话语中藏着几分试探,几分期待。
凌游闻言,连忙躬身行礼,脸上挂着几分尴尬又不失机智的笑容:
“陛下明鉴,臣岂敢忘怀?只是近日天花肆虐,民生多艰,臣一时忙于救灾防疫,这才疏忽了此事,今既得陛下提醒,臣自当详陈其策。”
李世民轻轻点头,示意他继续。
凌游略一沉吟,声音更加坚定而清晰:“陛下,微臣所想,乃是以文化为桥,润物无声,我中原文化博大精深,礼仪之邦,若能派遣使者,携带典籍、艺术,深入吐蕃腹地,传授农耕、医术,展示我朝之繁荣与智慧,让吐蕃百姓亲身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必能逐渐消解敌意,心生向往,同时,加强商贸往来,以丝绸、茶叶换取其马匹、药材,双方互利共赢,使吐蕃在经济上对我大唐产生依赖,如此,不战而屈人之兵,方为上策。”
李世民听后,眼中闪过一抹赞许之色,轻轻捋了捋胡须,道:“爱卿此计,确是高瞻远瞩,但实施起来,恐怕还需诸多周折。”
此时,杜如晦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可先选派一批精通儒学、擅长外交的文人学士,作为使者先行,他们不仅要传播儒家思想,更要深入了解吐蕃民情风俗,方能因地制宜,有的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