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封赏(第2页)

 他的建议十

分中肯,赢得了不少人的点头附和。

 房玄龄也附和道:“杜大人所言极是,此外,臣还建议加强对两地的军事防御,以防不测。”他补充道。

 李世民听后点头称善:“两位爱卿所言都有道理,朕会慎重考虑的。”

 长孙无忌见状也开口道:“陛下,臣还有一言,为了加强对百济和高句丽的控制和管理,我朝可在其国都设立都护府,将其划分为州、县进行治理。如此一来既能加强中央集权又能促进地方发展。”

 他的建议得到了李世民的赞同和赏识||:“辅机此计甚好!那就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吧!令张俭任安东都护一职!”

 接着李世民又看向李靖等一众武将道:“此次东征诸位爱卿功不可没!朕特赐李靖、秦琼、尉迟恭、侯君集、张亮、程咬金等人免死金牌一枚!可免死三次!并且恢复侯君集国公称号!所有人食邑加三百!”

 听到这样的封赏众人无不感激涕零纷纷行礼道:“臣等谢陛下隆恩!”

 这时李世民的目光又转向了凌游等人:“凌游!你们神机营此次东征也是立功无数!朕决定将你的爵位提到郡公!薛仁贵封为县侯!程处默等人赐游骑将军称号!”

 听到这样的封赏凌游等人也是激动不已纷纷行礼道:“臣等领旨谢恩!”朝堂之上充满了喜庆和祥和的气氛。

 随后,李世民的目光转向了杜如晦,声音沉稳而有力:“克明,朕命你按照此次出征的军功,将赏赐一一发放给众将士,务必确保公正无私,不得有半点偏颇。”

 杜如晦躬身领命,脸上露出坚毅的神色:“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

 商议完这些后,李世民轻清嗓子,目光在朝臣们脸上一一扫过,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朕还有两件喜事,要与诸位爱卿分享。”

 魏征闻言,眉头微挑,好奇地问道:“不知陛下要说的是何喜事?”

 李世民看了一眼在场众人,脸上的笑意更浓:“这第一件喜事,便是皇后为朕诞下一公主,朕决定封其为晋阳公主,愿她一生平安顺遂。”

 众人听闻,脸上纷纷露出喜色,齐齐下跪贺喜:“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李世民笑着抬手示意大家平身,待众人起身后,他继续说道:“这第二件喜事,便与诸位有关。”

 长孙无忌闻言,忍不住问道:“还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笑道:“诸位爱卿随朕多年,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朕能赏赐你们的,都已经赏赐过了。昨日凌游给朕提了一个提议,朕觉得甚好。所以,朕决定在太极殿东侧建造一座宫殿,名为凌烟阁。这座宫殿,将专门用来供奉诸位功臣的画像,以表彰诸卿之功。”

 众臣一听,脸上纷纷露出惊喜之色。

 他们没想到,自己竟然能有机会被画入凌烟阁,流芳百世。

 于是,众人纷纷跪地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到众人如此反应,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看来诸位爱卿对此很满意啊,那便由中书省商议入阁名单吧!务必确保公正无私,选出真正有功之臣。”

 杜如晦再次站出来领命:“臣遵旨!”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正事议完后,李世民便命人开宴。

 宴会之上,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舞女们翩翩起舞,为这喜庆的日子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气氛。

 凌游端起酒杯,向各位前辈一一敬酒:“感谢各位前辈平日的关照和提携,晚辈定当继续努力,不负众望。”

 酒过三巡后,李世民突然说道:“今日这宴会如此欢乐,朕还有个想法。”

 众人停下动作望向圣上。李世民继续说道:“朕想听听诸位爱卿讲讲自己过往征战或者为官以来最难忘之事。”

 秦琼率先站起,他的脸上带着几分回忆和感慨:“臣最难忘的便是当年在瓦岗寨的日子,那时候我们虽然条件艰苦,但每个人都心怀天下、志向远大。我们一起并肩作战、共克时艰的岁月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