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离秀州,江边行贿(第2页)

 是不知道秀州危急吗? 

 呵呵,人家要的就是这效果! 

 临时收编的杂牌军嘛,本来就是当炮灰的命,最好能和叛军拼个两败俱伤,那样就可以轻松摘果子了。 

 “这就是大宋最能打的西军?都他妈是一路货色!” 

 逃难的队伍越来越大,路边开始出现死人,越往北走越多,看穿着和模样都是饿死的贫苦百姓。 

 乱世人命不如狗,像武从文他们这样准备充足的是极少数,很多原本富贵的大户人家都得饥一顿饱一顿,更何况那些平常日子就艰难的普通百姓了。 

 对他们来说,背井离乡就是死亡之路! 

 好在长江终于在望,不料却又出了意外! 

 江边黑压压挤的全都是人,看样子都是想要过江的。 

 武从文吩咐众人原地待命,自己一个人骑马向前探听情况。 

 来到人群最后,他双脚站上马背,越过人海向前看。 

 却见千余持枪挎刀的官军排成了三排人墙,不许百姓们靠近渡口码头。 

 再往前看,江面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大船,粗略一数足有百条。 

 突然,江面上一团白烟升起,闷响随后传来,一条比其他船都要大许多的巨舰缓缓启动,方向正是南岸。 

 武从文眼神好,能看清船头“宋”字大旗旁边,还挂着一面略小的旗帜,上写了个“童”字。 

 “童?童贯?北宋那个有名的大太监?” 

 码头上一个文官打扮的男子听见响动,探身对身边一个武将说了句什么,对方随即大声下令。 

 几个传令兵飞马驰近人群,高声大喊:“所有人速速后退!违令者斩!” 

 士卒们得令,原本的推搡立刻变成了抽打,好在还只是用枪杆、刀鞘,没有见血。 

 可百姓们都是历尽千辛万苦才逃到这的,哪里肯轻易放弃过江? 

 有人哀求、有人怒骂、还有人起哄,场面一时更加混乱。 

 码头上的武将皱起眉头,又下了一道命令。 

 只是这次没用传令兵,直接敲响了战鼓。 

 一线士卒听见鼓声,立刻钢刀出鞘、枪尖向前! 

 惨叫声响起,人群四散奔逃,只留下几十具血淋淋的尸体。 

 武从文没逃,反而逆着人潮一路打马向前。 

 如果说对童贯那个不务正业的大太监,他脑子里还有些散乱概念,对方腊起义的所有了解就全部来自于两本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