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配合默契(第2页)

 柳谦益翻身下马,凑到她身边小声问了一个武松刚刚就想问的问题:“周娘子,咱们这么做真的好吗?”

 周绣娘斜他一眼,反问道:“怕了?”

 柳谦益酒壮人胆,一梗脖子喊道:“没卵蛋的才怕!”

 说完才察觉到不妥,对方可是个女子......赶紧转移话题道:“不过这事儿根本瞒不住啊!”

 周绣娘似乎没觉得有任何不妥,语气平静的说道:“武将军不会再回汴梁了,瞒不瞒得住又有什么关系。”

 ......

 宣和四年,八月初。

 河北的归义军突然举兵攻打易州城。

 易州城内兵不过千,只能紧闭四门、据城死守。

 看着城外黑压压足有数万的敌军,守将史成脸色像死了爹般难看。

 不对!

 他爹已经死了,就死在城外这支归义军手里。

 所以史成既没胆子出城野战,也不可能开城投降,能做的只有向东、北两个方向派人求援。

 城外的归义军人数虽多,却并不急于攻城,而是不紧不慢的打造各类攀城器械。

 这反而让城内的守军更加心惊肉跳,这分明就是不动则已、一动必破的节奏啊!

 可让他们诧异的是,围城两天之后,归义军发动的几次进攻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看起来声势骇人,实际刚进入弓弩射程就撤了。

 对此史成也不奇怪。

 归义军主力北上的消息他也知道,要不是手中兵力实在太少,早就出城去给自家坞堡报仇了!

 如今城下的明显就是那群造反的乱民,这番模样有啥稀奇的?

 不过他自幼从军,虽算不上什么名将,基本的眼力还是有的。

 城外敌军虽然不像样,可撤退的时

候却是颇有秩序章法,关键就是那支始终没动过的五百中军在镇场子。

 史成知道那是归义军留在河北的精锐,这数万乱民肯定也是这支部队召集起来的。

 虽然五百人不多,可惜史成自己手下也没比对方多多少。

 自己要是敢出城直取敌人中军,只要那五百人顶住不溃散,那些不济事的乱民很快就会化身群狼,靠人命堆,也能把自己这几百人全堆死!

 “呜呜呜~~~”

 正在城墙上一筹莫展的史成,突然听见东面一阵熟悉的号角,随后便发现城外敌军的大营嘈杂了起来。

 “难道是援军来了?这......是不是有点儿太快了?”

 和身边众人的兴奋不同,史成反而有些暗暗皱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