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摧枯拉朽

张叔夜和梁知孝这段时日忙疯了。

 这俩人是马不停蹄,就像一台日夜不停疯狂运转的机器,在江南各地不断转场。

 而这台机器的燃料,就是各地世家大族的血!而且是一滴都没给留!

 那些世家大族不是为了彰显自己底蕴深厚,喜欢修家谱吗?

 这下好了,按照名单画红叉,一个也别他妈想跑!

 不过这俩人也是真心煎熬。

 张叔夜是杀人杀的手早就软了,这些罪大恶极的家伙该死不假,可也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啊!

 你想想在北宋末年那个时代,华夏的识字率有多少?

 这些大家族的成员可大多都是读过书的,谁知道那滚滚的人头里有没有本该名留千古的“某某八大家”?!

 而且这位本性忠义刚直的老人忧虑的还要更深一层。

 古话说: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不慈儿走他乡。

 这些读书人若是叛出新生的大武朝,为敌国出谋划策该怎么办?

 哪怕只出了一个汉时中行悦那般的人物,也都是中原的巨大威胁啊!

 为此他还专门给武从文上了密奏,直言不讳的表达了自己的担心。

 结果武从文只回了八个字----不怕,他们没地方去!

 看着这句白的不能再白的大白话,张叔夜先是哭笑不得,听说陛下的文采可是非凡啊,曾经做出过多首传唱大江南北的千古佳作。

 这里插一句哈,“传唱”俩字绝不是比喻,古代的词都是配曲的,包括岳飞那首杀气凛凛的《满江红》,都是能唱出来的。

 可下一刻,张叔夜便倏然心惊,他突然想明白了一个问题。

 中原的读书人投靠异族,之所以会造成那么大的威胁,靠的是什么?

 会写字?有才华?懂谋略?

 别尼玛扯淡了,中原这种人才多了,也没见个个都成为国家栋梁。

 真相是知识和武力的结合!

 北方异族彪悍善战,社会治理水平却很落后,最大的原因就是除了极个别的高级贵族,其他人全他妈都是文盲。

 没文化就意味着信息传递效率低。

 比如横扫欧亚的蒙古人,崛起之初为了准确传递军令,都会把军令内容编成歌谣,还得挑好几个记性好的士兵唱熟了一起出发。

 这要是识字率高,直接一封信就他娘的都搞定了。

 而一旦有大批识字的中原汉人成了汉奸,就会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个缺陷。

 所以武力是基础,知识是武力发挥的倍增器!

 可现在基础不存在了啊!

 大辽?

 早亡了!

 金国?

 也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