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现在轮到汉人了(第3页)
烟尘蔽日中,一队骑兵横阵而来,迎风飘扬的“武”字大旗彻底阻断了退路。
萧离统到了,群龙无首的西夏残军下马投降......
......
差不多的情景同样发生在萌井堡西南。
西夏静塞军被刘锜和杨嗣业前后夹击,眼看就要坚持不住的时候,王禀的中军主力抵达了战场。
没用主将冲锋,静塞军也没崩溃,陷入重围的他们选择了主动投降。
这几年西夏虽然一直都在入寇西北,实际上从上到下都很清楚,这越来越像一场“以攻为守”的把戏了。
古代消息传递再闭塞,可你也不看看西夏就那屁大点儿块地方,东边的消息早就在高层内部传开了。
曾经灭辽、败宋,强绝一时的女真人已经败了,听说还被灭了族,一旦汉人腾出手来,自己会是对手吗?
西夏人这些年之所以要疯狂的进攻西北,除了劫掠的本性和以攻代守的策略,最重要的目的是想打下一块缓冲地,避免本土被清算。
西北的整体地形相对封闭,只要彻底占据了那里,就能据险而守。
北方的雁门关、西边的壶关,和南边的黄河渡口,只要在这三个地方驻扎重兵就可以了,然后凭借相对富饶的汾河平原休养生息、积蓄力量、静待有变,未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可惜西北的汉人没给他们这个机会,即便尸横遍野、赤地千里,也无数次拼上最后一个女人和孩子,死死守住了那片土地。
现在轮到他们反攻了,西夏人一直强撑的心理防线在一瞬间崩塌。
老将王禀没留俘虏。
西北人胸中的恶气需要发泄,西夏人的脊梁骨必须要被打断,他没耐心再继续一城一池的步步推进。
当两万颗头颅被抛进耀德城后,西夏守军打开了城门。
这里涌进了大量逃兵逃民,他们将汉人的恐怖添油加醋的传播开来,当恐惧终于达到了阈值,不战而降就是必然的结果。
王禀下令扩充归义营,大军进抵黄河、兵临西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