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敬这大争之世(敬元旦快乐!)(第2页)

 郭开静静听着。

 等赵偃说完后,他只说了一句话:“廷尉府。”

 赵偃愣了。

 是啊,还有廷尉府这一难关。

 虽然之前以辞官、告病而反对他的官员里,廷尉府算是最少的,可也有接近半数。

 他们是怎么知道那几位将军的罪证的?

 他们难道不知道那些将军是最干净的吗?

 就算那几个人是最低级别的将,可也属于军队体系,廷尉府却没有经过自己同意就抓人,他们哪来的胆气?

 无非就是经过自己之前的妥协,官员们胆子变大了。

 他们在试探王权。

 如果自己强行让他们放任给予特赦,会不会又要面对一次官员的反对?

 ……

 咸阳城东面。

 五百里。

 一座驿站旁。

 李牧看着跟在自己身后的近千人,脸色复杂。

 赵国的局势究竟怎么了?

 为何会有这么多士卒逃亡?

 我这才离开几天?不管是谁当大将军哪怕再废物也不至于到这程度吧?

 他心事重
 

重。

 但李信却极其乐呵。

 因为他接到了咸阳城的信使,知道自己此次的军功已经被确认且记录在案了。

 他知道军部不可能视而不见,但他还是乐意看到被记录的消息,因为这和明年的军队授衔有关。

 按传出来的风声,将有四级。

 我会是什么将?

 少将?还是中将?

 要是能来个上将就最好了!

 大将……不太可能。

 至于顶点的元帅,李信表示自己暂时没想过……

 他带着信使找到了李牧。

 “堂兄,秦王的命令来了。”

 李牧心里有些紧张。

 “是什么?”

 “授予临时证明,两年内免税,除了参与官府和学宫考核的事以外,一应待遇与秦国人等同。若后续有功劳或者贡献,可获得正式身份;哪怕无功劳,在秦待满十年也可获得正式身份。”

 李牧看着他,等了一会。

 “没了?”

 “没了。”信使呵呵一笑:“秦王知道你在想什么,秦国还没小气到对你们有什么限制,刚才所说的,包括农具和种子的租贷、田地的开垦分发、参与各地工程项目的劳动名额等一应事项。”

 李牧长舒了一口气,心里对秦王有一丝感激。

 这些人可以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消息就离开赵国前来跟随他,若不能给他们一个公平待遇,他李牧自觉无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