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人死话还在……(第2页)

 如今,看到廉颇现在的样子,他忽然有些可怜这个人。

 许多人有事干、在自己的事业上再忙,他都能撑下来;可一旦闲下来,失去了权利和目标,他的身体就会迅速垮掉。

 失去了最后一股心气神的廉颇……命不久矣了。

 “历史上廉颇什么时候死的?”

 “不知道。”李缘摇了摇头:“只记载了他最终在楚国郁郁而终,时间、后代一律没记载。”

 那封信确实是李牧写的,但礼物可没这么多。

 李牧自己都没什么财产,还要时不时接济一下跟着他来秦的部下,哪来这么多闲钱?

 是嬴政在听说了事情后给廉颇增加的。

 至于目的……

 那些装礼物的箱子里,有一些东西是秦国王室的专属,或者有一些秦王赏赐之物的印记。

 既然李牧说他没有当秦官,那这些东西怎么来的?

 嬴政相信廉颇是个聪明人。

 而刚才廉颇说的那两句话,就是他要的目的。

 让廉颇和荀子一样,在生命尽头给大秦涨一波好名声。

 如今大秦对六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统一天下后的稳定而做;只要能对此有利,别说给出一些礼物,嬴政甚至可以从王族中挑一个女子嫁给廉颇的儿子都行。

 前方。

 廉颇坐在了一个箱子上,神情落寞。

 一旁的廉度捡起了父亲刚才滑落的信件,看到其中一些字后忽然激动了起来。

 “爹!李兄说秦国要开军事学院的事,对您有好处啊!若您的兵法之才能……”

 廉颇看向了他,那无神的双眼让廉度有些心痛。

 “李牧为何不去?”

 “那消息,不是写给老夫的,是写给你的啊!”

 我无法去秦国效力,但你若想将父亲的才学流传出去,你可以去。

 因为我曾是赵国大将军,这件事我不能干,你可以。

 廉度转移了目光。

 他知道,父亲已经心存死志。

 不久后,廉颇让儿子将这些礼物带走,以作他延续家族之资。

 两日后。

 八十多岁的廉颇在书房的椅子上,穿着因为身材消瘦而有些不合身的铠甲,带着对赵国的留恋黯然离世。

 身旁只有三个东西:

 李牧写给他的信。

 一块蔺相如送给他的玉佩。

 他还是大将军时赵惠文王赏给他的佩剑。

 ……

 清晨。

 韩国新郑。

 随着城门打开,这座韩国唯一的大城在此刻稍微有了点活力。

 许多人都以为这会如同往日。

 韩王自持权术为现实悲愤不平、贵族高喊为国尽忠同时奢靡享乐、底层百姓麻木的看着他们表演挣扎求生。

 可当秦国商铺开始售卖最新一期的报纸后,一点水花再次将这潭死水激起波澜。

 城门口。

 一群力夫被秦国商行派发报纸的人送了一张报纸,并讲解了大概内容。

 其他的力夫们不在意,毕竟那是秦国的政策,他们顶多羡慕一下。

 只是有两条消息,让他们感到有些心情复杂。

 报纸第一面,是一副素描画。

 一月之前的秦国年节,秦王穿着便服在人群中,与百姓一起抬头望着夜空。

 那烟花是什么,这群力夫没见过,只从村里一个几日前去过秦国的人口中听说,秦国元宵节那晚的烟花是他见过最美的景色。

 可这幅有着许多人影的画侧面那行字……

 【与百姓同立,共赴前程。】

 真的会有君王和百姓站在一起吗?

 许多人都不确定。

 可另一则消息,让他们心里的信任天平稍微往秦国人那边倾斜了一点。

 以前的赵国大将军,如今的楚将廉颇,在寿春死了。

 死前,还和当初的荀子一样,说了秦国的好话。

 秦国是七国中最好的。

 这已经是他们第二次见到一个六国大人物对此表示肯定了。

 秦国的死敌赵国曾经的大将军都这么说……

 这貌似有点违和……

 “你们说。”

 一个力士看着那幅秦王百姓同立的画,语气有些不确定。

 “秦国这也不像蛮子嘛,以前他们是不是有苦衷才年年打架的?是不是我们的朝廷和大王骗了我们?”

 其他人有些震惊的看着他。

 虽然秦国每一次开战都会有借口,比如谁不尊重我、谁当初跟我说的玩笑话没有履约、谁的使节在某次活动中有违礼之举、逃往你们那的人当中有我秦国罪犯要逮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