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小钱(第2页)

 家中没有余钱,没办法送他去读书,会的字也只是父亲在曾经先生那学来的自家人的名字、一些先贤之句,加起来还不到二百。

 几亩薄田也只能让自家勉强度日。

 虽上过战场,却并没有获得战功。

 但他并不沮丧,觉得能保住命已是万幸。

 浑浑噩噩直到去年。

 国师先是让大秦没有了徭役,让人们减轻了一个巨大的负担;又带来了科学院和许多技术,让各地工厂遍地开花。

 【儿啊,种地没出息的,家里还有些粮食,爹也还没老,交一年税还是能干的;这一年,你去当工人吧,为你自己搏一下。】

 于是在大家都在田里挣扎求生的时候,姚元在父亲的鼓励下离开了家。

 他并没有和其他很多人一样,一到农忙时候就不来了,而是选择一直留在工厂当工人。

 靠着那一百多个字和一些先贤之言,他成为了一帮泥腿子工人里相对有学问的那个。

 在县里需要工人带队做工时,他被推举成了队长。

 在需要为主干道的水泥化基建工程新设立一些工厂时,做事认真还识字的他被选送去跟着研究员们学习。

 半个月后的今天,学习最认真的、技术最好的他被那个研究员保荐出师,成为了这个第27水泥厂的副厂长。

 恰好,他今年也该27了。

 在整个大秦,他依旧微不足道。

 但在村里,他已经成为天才;在父亲和家人眼里,他更是全家的骄傲。

 骄傲,怎么能视而不见呢?

 他看着面前的几份文件,尤其是上面那些数字,眉头越皱越深。

 他在工厂时就自学了数学。

 跟着研究员学习水泥技术时更是多学了许多字。

 现在的他若在国师出现以前,也能勉强被人喊一句读书人、被弟子喊一声先生了。

 不对……

 他拿出一张新的、有些泛黄的科学院平价纸,又拿出铅笔开始演算。

 虽然他数学是自学的,也没去学宫考核过,但算数还是算得清的,教他的研究员也说过他的数学水平足以带起一个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