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无解

“我觉着吧,这事不能这么看。”

 李缘觉得嬴政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只是他担心得有点早了。

 宋朝的局面,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统治者被唐朝那充沛的武德给吓到了,以至于后来五代十国,华夏大动乱期间天天打仗,让宋朝决心‘痛改前非’。

 但说老实话,宋朝军队的战斗力真不弱!

 弱的是那帮掌权士大夫的思想!

 一昧求和,求和求和,求着求着就成乞求了。

 乞着乞着,还没打气势就输了。

 “而这个方面嘛……”李缘沉默了一下:“君王占了很大一部分因素。”

 虽然说制度问题也摆在那,但君王还是主责。

 别说北宋,哪怕是只剩下半壁江山的南宋那情况,把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这些帝王放过去,你看看局面是什么样。

 李缘有时会恶趣味的想:

 说不定把刘禅放到完颜构的位置上,宋朝都会是另一个结局。

 听着这番理论,嬴政脚步停下了。

 “所以,压力又到了王族继承人这边?”嬴政看着太子宫的方向,陷入了沉默。

 有自己和李缘在,扶苏乃至扶苏的孙子这些人都不用太担心。

 可之后呢?

 玄武门继承法?

 他倒不是狠不下那个心,他是怕万一哪一代这样选出来的继承人狠着狠着结果狠过头了……

 况且,突然有了功绩后堕落的例子也不少——唐玄宗早死点也会是个人物。

 “难道就没有可以保证君王绝对优秀的法子吗?”

 李缘看了他一眼:“你做梦呢?”

 “真没有?”

 “没有。”

 只要还有‘君王’,那就没有。

 从这个角度来说,李缘没骗他。

 嬴政改变了方向,一脸忧愁的朝着太子宫而去。

 看过了这么多朝代的历史,他现在也觉得那句话是真理了: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

 李缘摇了摇头跟上去。

 看看,这就是聪明人,想太多了。

 ……

 之后的日子显得有些平静。

 天下七国里。

 楚国的内斗在王室倒下数位封君后渐渐平息,只是昭氏和景氏彻底决裂,以至于原本办事效率就低的楚国朝廷官员调动频繁,国策一条没有,几乎陷入各地自治的状态。

 齐国的新法发了和没发一样,齐王也在后胜的请罪下明白了缘由,默认了现实。

 至于赵王……

 他早就认了现实。

 于是沉溺于后宫的美色,朝政只是时不时过问一下郭开。

 韩国一如既往的低调——不低调也不行,就他最弱,再没自知之明指不定哪天就亡了。

 魏国的贵族在魏王的带领下,学习着秦国制造那些商品,毕竟秦王已经允许他们借道秦国去西域经商,他们正试图把握机会。

 而燕王……很跳。

 一边暗地支持着东胡和月氏打架,一边试图往东南边那个半岛和更东北边开拓。

 秦国能打通西域商道,我也能让东胡和我做生意。

 秦王能干的事我能干,秦国不能干的我还能干!

 我要开拓出更多的土地,重振燕国荣光!

 六国各不相同的国情下,秦国宛如一个上足发条的机器,对着自己国内埋头苦干。

 开学的那第一次月考过后,学宫学子们仿佛打开了什么思想枷锁,不仅多出了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和言论,甚至还在科学院的支持下展开了一些科学实验。

 李缘很欣慰,因为他读书时没这个条件。

 他读的只不过是家乡地级市的一所普高,物理、化学课程,一些小实验还好,老师会拿着试管和材料在教室里给他们演示一遍。

 但一些大的就算了,没那条件。

 哪怕是小实验,他也没上过手。

 哪和如今这些学宫学子一样,可以直接去科学院和研究员们一起干一些事。

 而科学院的进度也很喜人。

 火绳枪再一次升级,虽然还是属于火绳枪的范围,但制作方式、稳定率、枪管质量等等各方面都有了显着提升。

 加上科学院新开了一个膨胀子弹的项目,让李缘觉得未来可期。

 因为再往下发展下去,膛线和燧发枪就不远了。

 各郡的道路水泥化工程也在稳步推进,除了黔中郡、巴郡、蜀郡之外,其他各郡都有一条已成型、或只要时间足够就能成型的水泥化主干道能直通咸阳。